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9日电(陈海旭 胡文彬)通过推行职责“清单化”管理,树立上下“一盘棋”思维,发挥考核“风向标”作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聚力攻坚“小马拉大车”治理难题,收效颇丰。
推行职责“清单化”管理
走进和林格尔县台基营村党群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一份村级组织工作事务“红绿黄”清单,用交通指示灯比拟村级组织工作职责。“绿灯”清单上详细列明管理、服务、监督等51项依法履行职责事项,“黄灯”清单上,明确了经济、社会、生态等20项依法协助工作事项,而“红灯”清单上,20项不应由村级组织出具的证明事项一一列清办事途径。
“对于村级组织,采用这种方式能直观的了解哪些事项应该履好职、尽全责,哪些证明是不需要村级再出具的,群众来了也一目了然,知道该如何办理,让我们能集中精力做好带领发展、为民服务的工作”台基营村党支部书记卢金柱说。
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攻坚开展以来,和林格尔县扎实开展村社区“六清理两强化”行动,在工作事务、标牌标识、证明事项、微信群、台账报表、考核检查等8个重点方面动真碰硬,以清单式明确权责,对照国家法律法规,将内部形成的不合规、没必要、负担重的问题,精简规范各类牌匾制度、僵尸工作群、示范创建评比等占用基层精力的事项。
进一步明确网格治理服务10项职责,同时将与民生工作密切相关的政法、民政、环保、社保、医保、住建、市场监督、消防、应急管理水电暖气等33个机关单位的5127名干部充实到网格中担任兼职网格员,全面落实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网格制度,实现“多格统一、网片统一”,网格一体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村社区干部可以腾出更多时间精力,同水务、自然资源、农牧、民政等要素保障部门对接,落实好发展集体经济、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主责主业,让服务“多跑步”,群众“少跑腿”。
树立上下“一盘棋”思维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厘清乡镇权责边界,如何能够进一步理顺上下级之间、部门和基层之间的权责关系,形成上下贯通、同题共答的工作闭环,才是真正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环节。
以禁牧休牧工作为例,主体责任部门为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为配合部门,村级组织也有协助做好此项工作的职责。但在实际操作中,已下放乡镇的3项禁牧休牧行政处罚执法权虽然执法难度小、程序相对简单,但偏远山区乡镇执法力量较少,又是禁牧休牧工作的重点区域,对高频次的执法事项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乡镇、村级组织在履行协助执行职责中缺少有力抓手。
针对此类“小马拉大车”事项,和林格尔县探索了“提级协调”+“疏堵结合”的工作办法。一方面,提级协调增强工作力量。由分管副处级领导干部牵头,统筹纪委监委、林草、司法、公安等各部门执法力量,抽调各乡镇执法人员组成专项工作队,建立举报、受理、办案、审理的联动执法机制,既突出重点地区加大巡查力度,又同步以案代训助力提升各乡镇执法精细化程度。另一方面,疏堵结合拓宽问题解决渠道。在设施农用地审批、闲置饲养舍厂统筹利用、无人机技术防控等方面多渠道拓宽工作方式,同时对执法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同步移交县纪委监委处理,并加大典型案例通报力度,形成上下联动、一体化推进解决问题的良好局面。
发挥考核“风向标”作用
树立正确的考核导向,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为民造福政绩观,聚焦解决考核指标泛化、不注重实效等问题,着力在“减指标、简方式、聚重点、用结果”4方面发力,让干部们在持续推进“五大任务”和干好两件大事上,真正轻装上阵、注重实效。
“减指标”,设置关键性、引领性、可量化、可考核的指标,督促各归口部门在考核指标设置上要抓大放小,减少条目,突出查民情、看实绩、比实效,不简单把是否开会、发文、拍照留痕、做台账留资料、制作学习笔记等作为评判工作优劣的标准。
“简方式”,注重运用职能部门业务考核结果,能通过职能部门获取数据进行打分评价的,尽量不列入实地考核,通过牵头部门日常工作了解掌握情况,结合全年重点任务结果,汇聚实绩实效评判结果。
“聚重点”,在有政策依据的条件下,立足基层实际和职能职责设置考核指标,注重将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城乡基础设施改善提升、民生服务保障等群众关注较高的内容,合理设置为可量化的考核指标,以考核内容有力回应群众诉求。
“用结果”,出实招为干部鼓足劲,着力提升基层干部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推动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相衔接,通过提升职级待遇、职务调整,推动5名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进乡镇领导班子,拿出3名行政编制招聘优秀村社区书记,进一步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