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教育在线

沙漠里的“挖气”为何爱上了献血

2024年06月14日 21:22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图为于希颖获得的荣誉证书。长城钻探苏里格气田供图

图为赵洪涛正在献血。长城钻探苏里格气田供图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6月14日电(代石磊)6月14日作为“世界献血者日”少有人知道,但在中国,无偿献血意识已经深入人心。甚至献血站成为无偿献血者每年必打卡的“景点”。
       仲夏的毛乌素沙漠,天气异常炎热。为了赶清晨的凉爽,一大早长城钻探苏里格气田的于希颖就和几位工友乘车向100公里外的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驶去了,今天他们相约去旗里献血。
        据了解,长城钻探苏里格气田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毛乌素沙漠腹地,这里虽然常年干旱少雨,饱受风沙侵袭,但却是我国目前探明储量规模最大的整装气田,这里的工友戏谑的称呼自己为“挖气人”。自2001年气田发现以来,就源源不断地为京津冀地区提供天然气。与不间断天然气供应相同的是“挖气人”每年不间断的无偿献血。
        “也没想太多,看到献血车,自己就去了。”于希颖回忆起第一次献血经历说道。截至今年,于希颖已经连续20年坚持无偿献血,累计献血21次,献血总量达8000毫升,红彤彤的献血证可以拼成一个爱心。“在无偿献血这条道路上,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走下去,希望让更多人正确认识无偿献血,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服务社会。”就如她说的,在她的影响下,不少“挖气人”也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队伍中。
        51岁的赵洪涛就是其中之一,说起每次献血经历他都历历在目。自2010年以来,他已连续献血11次,每次献血都要经历:登记信息、采血化验、抽血、静待恢复一系统流程,赵洪涛一次比一次熟,今天他成功捐献了200ml的全血。作为一名粗犷的石油汉子,不自然的展现出他柔情的一面,他说“我们石油人的血都是‘热’的”,献血能救人,就值。”不仅如此,赵洪涛得空时常会亮出自己健硕的手臂,鼓励大家都要献出自己的一“臂”之力。
       工作六年的尉晓文,已经有五年的献血经历,同时还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血液在生命之间传递,献血的热情也在这片沙漠中传开。李强,连续无偿献血14次,累计献血5400ml。马歆,连续无偿献血7次,累计献血1400ml。李珂,连续无偿献血5次,累计献血2000ml....。。据不完全统计,长城钻探苏里格气田分公司407人中无偿献血队伍已达24人,献血总量达32300ml,约是7个成年人全部血液总和,可装满64.5个500毫升矿泉水瓶。鲜血从输血管流出的那一刻,生命可能会因他而延续。
据媒体报道,我国无偿献血人次数和献血量20多年保持增长。2023年,全国无偿献血量1699万人次、献血量2892万单位,较2022年分别增长5.9%和4.8%,献血人次和献血量均创历史新高。
        随着医护人员采血完毕,第32500毫升成功“上交”。“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于希颖打开手机,屏幕上清晰显示这句话。(完)




编辑:乌娅娜
图片新闻
  • 《大漠春归》首演 展示和林格尔县白二爷沙坝治沙精神
  • 全国前八 呼一中和呼八中女排联队载誉归来
  • 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成果发布
  • 内蒙古2023年劝阻1100余万人次受骗
  • 瑞众保险兴安中支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宣传活动
  • 春天,在通辽科尔沁沙地边植绿边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