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6月14日电(记者 张林虎)“现在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太快了,再用以前‘老方法’种玉米,产量就跟不上了,这次的种植培训非常及时,真是干货满满,今年玉米又能稳产增收了。”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苏独仑镇永和村党员代表樊建平激动地说。
今年以来,乌拉特前旗为切实推动玉米单产提升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人才+项目+平台”模式,引导优秀骨干人才下沉产业一线。特此邀请中国农科院专家、市农发中心专家深入项目示范镇、村,围绕玉米单产提升关键技术及病虫害防控等开展专题培训,确保各项高质高效技术在玉米单产提升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抽调16名专业技术骨干人才成立技术服务跟踪小组,走近田间地头在播种等关键环节给予种植户技术支持,充分发挥本土人才在产业发展、增收致富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为项目实施保驾护航。截止目前,已组织开展了8轮专题培训,集中培训的农牧民达2000余人次。
“今年咱们这个玉米单产提升项目对于播种机的调试要求是大行距不高于70公分、小行距不高于40公分、株距6寸,亩留苗6000株以上。”当地农机专业技术人才李栋一边指导农户调试农机一边讲解。
五月好春光,乡间农耕忙。乌拉特前旗积极组建专家团队,依托“四级联创”“科技小院”等专家团队技术支撑,形成“专家+科技特派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人才带动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加强与国家玉米产业体系蒙西试验站、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自治区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组建玉米高产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团队,推进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应用发展。
与此同时,为推广应用优良品种、推动种业振兴,乌拉特前旗大力争取玉米“看禾选种”平台建设项目在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示范园落地,农业骨干人才根据往年种植经验征集筛选出44个玉米优良品种,为接下来直观对比不同玉米品种的田间长势、抗性及产量、遴选适宜本区域的优质、高产、高效品种提供科学数据支撑,从根本上解决品种多而杂、农民选种难的问题,切实提升农作物良种化水平。
“下一步,乌拉特前旗将持续推进‘三站两中心’、‘科技小院’等平台载体建设,用活‘科技小院创新创业基金’,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促进各项高产高效技术在农业示范区落实到位,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端牢‘中国饭碗’做出乌拉特前旗贡献。”乌拉特前旗旗委组织部副部长韩丽芳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