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5月29日电(奥蓝 李晓东 刘宇)“滴…滴…”在赤峰市红山区南新街街道新华小区,下班回家的张晨将电动车骑进小区车棚,拿出充电器,刷卡为电动车充上电,然后朝家走去,“自从小区安装了智能充电桩,再也不用担心充电安全了。”近期,随着小区内共享充电桩设备的进场安装,小区居民们开心不已。
新华小区是红山区的一个老旧小区,共有83栋楼,和很多老旧小区一样,原先小区也没有给电动车充电固定充电桩,居民多采用“飞线”充电,张晨也采用过这种方式为电动车充电。“每次充电都担心,生怕发生事故,下雨天不敢充,高温天也不敢充,实在没电了,就趁着晚上凉快点的时候充上一会儿。”张晨说。
为从源头上杜绝小区“飞线”充电的安全隐患,破解充电难题,加强电动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红山区政府成立了老旧小区规划试点前期调研小组。“通过统筹规划建设试点老旧小区电动车充电桩,配套提升便民基础设施,逐步规范居民住宅小区电动车充电行为,切实消除电动车充电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红山区应急管理局局长胡亚辉说。
“落实好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安全管理工作,重在加强日常巡查检查,严防电动车违规充电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保障群众安全是红线,同样要关注群众需求,更要因地制宜,倾听民意,积极解决居民群众充电需求,引导居民养成安全、文明的充电习惯。”红山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丛日敏在新华小区调研电动车充电桩建设工作时说。
据悉,自2024年4月起,南新街街道党工委在新华小区共建设21处400个充电位。此外,为从源头破解电动车进楼进家充问题,新华小区还安装建设了电动车禁入智能监控系统。“智能警戒摄像机能及时检测到电动车进入单元门,同时进行声光报警。当异常事件发生时,如居民不听劝阻,可通过客户端远程喊话警示。同时该系统,后端存储设备可对视频录像存储”。南新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郭明宇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