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通辽市开鲁县持续推进防沙治沙

2024年05月29日 13:27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林业和草原局的技术人员将乡土树种移栽至收集保存区。 杨贵强 摄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5月29日电 (刘文华 吴月丽)近年来,通辽市开鲁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采取多种措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全力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在位于开鲁县机械林场的林果产业试验示范推广基地,开鲁县林业和草原局技术人员正和工人们合力移栽他们收集到的乡土树种---3棵大桑树。这个占地1000亩的基地采用“沙地治理种苗供应+林草产业治沙”模式,划分为乡土树种及草种收集保存区、塞外红(鸡心果原产地)种源保护扩繁区、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区、经济林示范区、混交林示范区和灌木苗木培育区6个功能区,旨在为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持续提供优质苗木和草种,让残次林、沙沼地焕发生机,实现生态经济和生态治理“双赢”。

  “基地2017年开始栽植樟子松、杨树,造防风林,在基地内培育树苗,收集我县的乡土树种,经过6~7年的建设,现在树苗已经符合出圃条件。通过在国有林场推行‘产业+’典型模式,为后续的科尔沁沙地治理提供充足的苗源。”开鲁县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工作站站长孙世民介绍说。

  打造示范样本区,绿色力量显成效。机械林场作为开鲁县生态治理样本,确立“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梯队推进”的治理思路,结合“人工封育”采用3种生态治理模式完成治沙7000多亩,其中“乔灌草结合沙地治理”4500亩、“沙地治理种苗供应+林草产业治理”1560亩、“沙地治理改造经济林”1000亩。

  “采用乔灌草结合沙地治理模式能够实现乔木定点、灌木锁边、种草覆盖,进一步实现节水,还能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科尔沁沙地治理提供技术支撑。”说起生态治理模式,机械林场场长陈起伟如数家珍。

  打造生态屏障、建设美丽家园。开鲁县沙地面积为182.2万亩,其中沙化林地79.01万亩、沙化草原102.58万亩、半固定沙地0.61万亩。近几年,开鲁县坚持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为抓手,不断探索改善治沙思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通过“山水”项目、欧投行造林、退牧还草等工程,治理39.2万亩;通过封禁保护恢复植被121.09万亩。剩下的21.91万亩,将通过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更新造林、补植补造、自然恢复植被和人工种草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必保在2030年以前完成全部治理任务,切实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完)

编辑:刘文华
图片新闻
  • 《大漠春归》首演 展示和林格尔县白二爷沙坝治沙精神
  • 全国前八 呼一中和呼八中女排联队载誉归来
  • 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成果发布
  • 内蒙古2023年劝阻1100余万人次受骗
  • 瑞众保险兴安中支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宣传活动
  • 春天,在通辽科尔沁沙地边植绿边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