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内蒙古精英

“75后”刘琪草原创业记:为中国茶文化传播添一抹“亮色”

2022年04月29日 18:13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图为刘琪。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29日电题:“75后”刘琪草原创业记:为中国茶文化传播添一抹“亮色”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在茶台前,一袭白色服饰的刘琪倒水、冲茶,动作一气呵成。她表情自然、轻声细语,似乎很享受此刻的宁静与安谧。

  但抽离出她的茶艺师身份,事实上她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女汉子”,一周内有3次要去呼和浩特第二中学为学子讲授关于茶的学问。

  “在草原上‘品茶论道’,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29日,面对记者的提问,刘琪用了一个成语“苦尽甘来”形容她过去7年间与茶的缘分。

  让品茶成为一种高雅习惯

  皮肤白皙,气质颇佳,眼前的刘琪常常被外界错认为“85后”,但她直言自己是标准的“75后”,“要不也撑不起内蒙古万里茶道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茶行业协会这些身份背后的艰辛。”

  最早与茶结缘,刘琪是在2014年前,那时,来自辽宁朝阳地区的她,先后在民企、国企中负责行政宣传工作,借助工作便利,她对中国的茶文化莫名地发生了兴趣。

  于是辞去工作,用了整整一年时间访名师,她几乎跑遍了全国的茶产区潜心学艺。

  自信对茶已有研究的她,2015年筹划创立了内蒙古首家以茶文化传播为主的主题体验馆,试图带动当地茶事发展。

  然而,当她借助内蒙古万里茶道研究院院长这一身份运营时,才惊讶现实并不乐观,“那时大众对茶馆的认识停留在棋牌、醒酒地,甚少有品茗的想法,更遑论品味文化。”

  受当时地理位置所限,她不断搬迁了主题体验馆地址,但生意始终未有起色,后来她想到了培训茶艺师这条路,“没想到走通了。”

  在培训茶艺师的过程中,刘琪保持了不赔钱,这期间她开始弘扬中国茶文化。

  2016年,她在呼和浩特市打造了茶文化传播基地,从2017年开始,先后在呼和浩特设立了4家实体茶馆。

  “与茶打交道的这几年,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影响了中国北方民众对茶文化的辐射,让品茶成为当地民众的一种高雅习惯。”刘琪坦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内蒙古有3000家茶馆,而7年前这个地方则只有1000多家茶馆。

  奶茶其实是重要茶文化之一种

  刘琪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也是一个善于捕捉机会的人。在与国内外业界知名人士聊天中,她发现,内蒙古当地民众一直有饮奶茶的习惯,但却从未将其上升到文化。

  “奶茶文化是内蒙古的特色茶文化,当然也是重要的茶文化之一。”刘琪说,这一发现让她对挖掘奶茶历史渊源有了更大的信心,她成功申请了蒙古族奶茶技艺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中国北方的奶茶完全可以和福建、云南等地的名茶媲美。”她为自己的“发现”狂喜不已,她觉得中国茶文化需要“南北交流,共通共融”。

  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兴奋,刘琪借助“奶茶文化”事业也开始“苦尽甘来”。

  在重庆举行的“一带一路”茶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她以一篇《中国茶--蒙古奶茶业发展》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得到中外专家学者认可。

  在杭州,刘琪带着蒙古族特色茶文化走进当地举行的文博会,大型的实体蒙古包设立在博览会主会场中央,吸引了大量中外观者,茶师现场熬煮的奶茶,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在呼和浩特,她主办了中国首届奶茶大赛,她以蒙古奶茶习俗为半径,演绎了奶茶文化大餐,得到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相关负责人的赞扬。此后,成功举办了3届奶茶文化节。

  传播茶文化更需国际化

  过去7年间,刘琪事实上已经成为内蒙古茶文化界一张熠熠生辉的名片,除了目前拥有的各种头衔外,她对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触角已伸向了国外。

  在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刘琪麾下的内蒙古万里茶道研究院多次参与了与茶有关的交流活动。

  “有时候我本人参与,有时候派出茶文化使者在各个国家进行中国茶道表演,均得到国外民众的赞扬和喜爱。”每到这个时候,都觉得身为中国人是何等的自豪。

  “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积极参与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刘琪认为,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自己没有理由不做得更好。

  “能在蒙古国与俄罗斯,进行中国的茶文化推广,并作大量有含金量的工作,这是一种文化自信。”刘琪承认,从事茶文化这么多年,自己的内心在趋于安静之际,视野却越来越开阔。

  “这或许就是在草原上‘品茶论道’给我的最深体悟吧。”刘琪说毕,莞尔一笑。(完)

编辑:陈峰
图片新闻
  • 鄂尔多斯康巴什区瞄准“双碳”目标 答好城市发展“综述卷”
  • 赤峰市林西县:用好资源巧规划 乡村生活品质足
  • 从阿巴嘎旗到呼和浩特:抗疫中的警察父亲与志愿者女儿
  • (抗击新冠肺炎)9小时不吃不喝的医护人员:“不用美颜相机,我都是最美的”
  • 弘扬雷锋精神 康巴什区志愿红温暖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