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百姓生活

一位返乡创业青年的“标准化种植”实践

2022年04月28日 17:39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图为李亚平在查看马铃薯的生长情况。

  4月26日,地处阴山以北的内蒙古四子王旗遭遇大风降温天气,尽管被风沙刮得“灰头土脸”,李亚平还是在大黑河乡罗罗图村地头耐心教授农民马铃薯切种的要领:“一般马铃薯种子切两瓣就行,不要切得太薄。”

  然后,李亚平又指导农民给切好的马铃薯种子裹上预防病虫害的农药。李亚平说,春播时节有人怕误农时,就“土豆快了不洗泥”,其实只要种植程序都按标准化操作规范执行,就不用愁没有好收成。

  今年40岁的李亚平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大黑河乡人,大学所学专业和毕业后在北京的工作都与马铃薯相关。7年前,他辞去北京的跨国外企工作,带着“再造家乡”的梦想,成为一名返乡创业“新农人”。

  李亚平所说的标准化种植,就是围绕当地特色农产品马铃薯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实行统一土地流转、统一生产资料采购、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种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仓储、统一定价销售的“七统一”管理经营模式。

  为此,李亚平将前几年创建的四子王旗宏宇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更名为四子王旗联合盛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盛农服务中心”)。他希望自己的标准化农场能起到示范、服务和带动作用,引导更多农场主和农民标准化种植,从而达到保护耕地土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的“四赢”效果。

  盛农服务中心免费入会,每年秋天召集会员开会,商讨来年马铃薯种植选用的籽种、化肥等,然后集中统一采购,既保证了质量,也节省了成本。

  2021年,一家会员标准化种植了300亩马铃薯,年收益30万元。李亚平说,以前农民使用化肥图便宜,假化肥也多,按照标准化种植后,化肥来路正规,不使用激素,从源头上保证了产量和质量,收益明显增加。

  近几年,盛农服务中心会员的种植模式和在种植上舍得投入都是受到李亚平影响。2019年,李亚平在乌兰察布市率先引进了以色列智能滴灌技术,这种“无膜、节水、控肥、减药、省工、增效”的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帮助他的2800亩马铃薯农场的亩产量由2吨多提高到5吨。周边农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纷纷效仿。

  目前,盛农服务中心共有18家会员单位,经营9800亩耕地,建成1座万吨现代化冷藏保鲜库。探索出了“合作社+合作社”“合作社+农户”“合作社+企业订单”等标准化、集约化经营模式,直接带动206户农户种植马铃薯2万多亩、辐射周边5万多亩马铃薯种植区域的亩产量从2吨增加到4吨。提供了630个季节性务工岗位,固定用工30人,农户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李亚平说,在外闯荡多年,他返乡创业就是让家乡的土地永续利用、父老乡亲共同致富、特色农作物打出品牌,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激励下,走进更远更广大的市场。现在,地方政府在政策上支持,乡亲们也非常认可,我的标准化种植探索实践正在结出更多硕果。(新华网 李国栋 石毅)

编辑:张玮
图片新闻
  • 鄂尔多斯康巴什区瞄准“双碳”目标 答好城市发展“综述卷”
  • 赤峰市林西县:用好资源巧规划 乡村生活品质足
  • 从阿巴嘎旗到呼和浩特:抗疫中的警察父亲与志愿者女儿
  • (抗击新冠肺炎)9小时不吃不喝的医护人员:“不用美颜相机,我都是最美的”
  • 弘扬雷锋精神 康巴什区志愿红温暖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