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1月10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称,近年来,从国家到自治区高度重视博士后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已将博士后人才纳入“英才兴蒙”高层次人才支持范围。
内蒙古自治区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博士后工作的相关政策,将博士后人才纳入“英才兴蒙”高层次人才支持范围,具体措施包括:对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给予30万元建站经费,对新进站的全职博士后给予为期2年,每人每年10万元生活补助,出站后留在我区工作的,一次性给予3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十四五”期间,博士后工作相关经费累计投入5300万元,较“十三五”期间增加19倍。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通辽等盟市叠加出台了博士后支持政策,教育厅针对双一流建设学科设立流动站、国资委针对科改示范企业设立工作站也出台支持政策,构建起“建站配经费、进站发补贴、在站给资助、出站助科研”的全周期博士后培养支持体系。
据悉,目前,内蒙古已在矿产加工、新能源、农牧业等行业建立5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内蒙古大学等6所高校建成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基础学科、畜牧学、农业工程、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形成精准服务全区重点行业领域的站点布局。“十四五”期间累计培养博士后309人,较“十三五”期间增长了61.8%。
针对博士后群体特点,内蒙古组织开展博士后学术交流、博士后乡村振兴服务团等活动,积极推荐参加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为博士后交流学术、对接项目、服务基层搭建平台。
内蒙古积极支持博士后申报国家和自治区科研项目,“十四五”期间,在站博士后113人次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资助总额达1725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