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12日电 (记者 张林虎)眼下正值秋粮生产关键期,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农牧推广中心借助无人机智能设备开展玉米田“一喷多促”社会化服务工作,为玉米生长保驾护航,全力确保秋粮实现稳产增产。
8月11日,在托克托县新营子镇黑水泉村的连片玉米田里,7架农用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遥控指挥下缓缓升空。它们在玉米地上空盘旋,沿着田地低空喷洒出雾状的药肥,均匀地落在绿油油的玉米田中。这片绵延千亩的玉米地,迎来了这些特殊的“科技守护者”。
黑水泉村会计刘俊小向记者介绍:“农牧推广中心组织专业人员给玉米开展‘一喷多促’作业,农户无需花钱。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喷洒均匀,能够实现精准施药,减少农药用量。同时,还能减少人与农药的接触,降低农药对人体的伤害。”他还提到,今年全村共种植玉米8000多亩,目前长势良好。
记者在田垄间看到,技术人员紧盯着遥控器屏幕,指尖轻轻拨动,无人机便能灵活避开田边的电线杆,沿着田垄精准巡航。
据介绍,“一喷多促”是粮食作物中后期田管关键技术,通过混合喷施磷酸二氢钾、阿尔格微藻营养液等,一次作业实现促壮苗稳生长、促灾后恢复、促灌浆成熟、促单产提升等多重功效。
托克托县农牧推广中心主任任恒介绍,今年全县计划实施“一喷多促”项目30万亩,所使用的资金为国家救灾资金,每亩地为农户补贴10元。30台无人机同时作业,预计一周时间就能完成。
“‘一喷多促’相当于给玉米既加餐又健身,就是通过加肥加药,在玉米抽穗灌浆期间,进行科学喷施,一次喷施的效果顶得上好几遍人工,既能防治病虫、抗倒伏,还能让玉米粒更饱满。”任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