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内蒙古通辽新闻人邱琦:以奋斗之姿争当新闻路上的传播尖兵

2025年05月13日 12:08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邱琦(左一)正和朱丽杰等人讨论策划春耕生产原创新媒体产品。 胡建华 摄

邱琦(右)在审核稿件。 胡建华 摄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5月13日电 (刘文华 杨景欣)在新闻宣传的广阔天地里,总有一些人以非凡的热情与执着,成为时代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开鲁县融媒体中心总编辑邱琦,便是这样一位深耕新闻宣传战线27载的践行者。27年来,她情怀不改,用勤奋务实的作风、精益求精的态度和鲜活生动的笔触,传播党的声音、记录社会变迁、讲述百姓故事,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筑起坚实的舆论基石。

  “现在正是玉米大田播种的关键时期,咱们要策划制作一批新媒体产品,通过手绘、海报、短视频等形式来展现当前春耕如火如荼进行的各种场景……”见到邱琦时,她正带领新媒体部门的同事们策划春耕生产原创新媒体产品,内容、形式、角色选定、传播途径……事无巨细。随着讨论的深入,策划案被补充、修改、完善,而这只是邱琦一年365天平常工作中的一幕。

  “邱总编总是鼓励我们要大胆尝试新的传播形式和内容。在她的影响下,我们团队充满了创新活力,大家也都愿意为做出更好的作品而努力。”刚刚参加完策划讨论,开鲁县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主任朱丽杰方向明确、干劲十足。

  从1998年考录到开鲁县电视台从事新闻播音工作开始,邱琦就以“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二十多年来,她以播报零差错出色完成县内人代会等大型会议的现场宣读工作。播音之外,邱琦投入策划、采访、撰稿等多个岗位,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将自己锻炼成了 “多面手”,成为业务领域的佼佼者。媒体融合发展以来,她更是不断“逼”自己打破“舒适圈”,带领团队尝试新技术、新形式,探索内容生产的更多可能性。

  “新闻舆论处于意识形态的最前沿,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我们始终要有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在全媒体时代,我们必须主动求变,努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做全媒型复合人才,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在邱琦心里,只有不断适应新变化,才能将新闻宣传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别看邱琦身材娇小,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她是同事眼中的“铁娘子”和“工作狂”。作为总编辑,她全面负责中心业务工作,始终活跃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前沿,坚守在内容生产与发布的第一线,用实打实的全媒体产品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媒体新格局交上一份高分答卷。

  “邱总编365天几乎没有节假日,她不仅要审核大量的稿件、新媒体产品,还要承担全县大型活动专题片的撰写制作任务以及全县直播活动的策划。”开鲁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吕志敏说,在媒体融合改革中,邱琦牵头制定“策、采、编、发”各流程规章制度,力促单位以最快速度实现了从“相加”到“相融”。“日常工作中,邱总编也特别认真,审核稿件时就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放过,她的视力也从三年前不到100度近视到现在的500多度,她的这份认真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不仅如此,每周一,她都会主持召开业务例会,总结不足、策划选题,真是手把手带我们成长。”吕志敏动情地说。

  在邱琦的带领下,开鲁县融媒体中心成绩斐然,年均在上三级媒体播发融媒产品1600余篇(条),获得“中国新闻社内蒙古分社优秀通联单位”,“学习强国开鲁县通讯站”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表彰为“优秀通讯站”。客户端“今日开鲁”被评为全区“我帮你”为民办实事活动示范案例、全区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获得自治区推广先进集体二等奖,被评为通辽市最具影响力新闻客户端;抖音“开鲁融媒”连续两年获得通辽市最具影响力抖音号。

  “‘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总要求。一个优质的媒体平台,需要不间断地输出优质内容。我们要认清主流媒体自身的职责和属性,不盲目追求流量和爆款。内容是船,运营是桨,把握好船的方向,才能驶向更远方。”说起平台建设、运营、管理工作,邱琦认真地说。

  从新闻播音到团队引领者,从新闻工作者到服务群众的践行者,邱琦以担当为责,以奉献为歌,争当新闻路上的传播尖兵。辛勤的付出终有回报,邱琦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被通辽市委命名为“通辽市担当作为好干部”,并先后被评为通辽市“融媒体建设先进个人”、通辽市“三八红旗手”、通辽市第八届“十佳”新闻工作者,入选敬业奉献类“通辽好人榜”,被开鲁县委表彰为“开鲁县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多年被开鲁县委宣传部表彰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邱琦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她将带领融媒体中心采编播制队伍,不断建强融媒矩阵,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同时要锤炼“四力”,多出精品,以更多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精彩报道,讲好开鲁故事,传播好开鲁声音。(完)

编辑:刘文华
图片新闻
  •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产业增速领航 固投破百跃升
  • “联播”进乡村 这个村子有点儿“潮”
  • 通讯:北大博士后在鄂尔多斯500多天印象记
  • 呼伦贝尔草原上“春的希望”
  • 呼和浩特:民众体验脑机接口助残产品
  • 从沙海迈向“绿富” 探访内蒙古磴口生态治理现代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