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30日电 (胡斯楞 昭那苏图)在当下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浪潮中,内蒙古巴林右旗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聚焦多个关键领域精准施策,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发展图景正徐徐展开。
在达尔罕街道百灵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人员与居民围坐共商小区事务已成日常风景,对停车秩序、公共设施等民生问题,多方主体现场议事、协同破题,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充满温度。巴彦琥硕镇中组村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治理效能,党群服务中心的智慧大屏实时联动“数字乡村”平台,实现应急广播、路段监控等功能的智能化运行,为乡村治理装上“智慧引擎”。查干沐沦苏木与林西县官地镇跨区域签订平安建设合作协议,在矛盾调解、民生服务等领域开展深度协作,成功解决25项边界民生事项,共同打造“一河两岸”基层治理样板,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自年初以来,由君鹏环保公司与工会联合设立的“爱心粥屋”成为街头温暖注脚,每天清晨准时为环卫工人送上热粥、馒头、鸡蛋等早餐。“这份早餐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感谢社会的关怀。”环卫工人辛喜红的话语道出了一线劳动者的心声。这一民生举措不仅解决了特殊群体的早餐难题,更以实际行动传递出对基层劳动者的尊重,让城市发展更有情感厚度。
在巴彦塔拉苏木农文旅产业融合项目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铺设观光步道、调试游乐设施、搭建特色民宿,一幅“农业为基、文化为魂、旅游为翼”的发展蓝图渐次清晰。项目立足当地特色农业资源与自然人文禀赋,着力构建集田园观光、民俗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生态圈,预计建成后将直接带动周边农户增收,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新引擎。这种“农业+文化+旅游”的创新实践,为巴林右旗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多元路径。
从基层治理的精准破题到民生关怀的扎实落地,从跨区域协作的机制创新到产业融合的生动实践,巴林右旗正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社会治理、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征程中稳步前行,书写着北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