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百姓生活

茫茫荒漠,光伏与“红色公牛”掰腕子

2024年03月13日 14:46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3月13日电(记者 李爱平)3月12日是我国第46个植树节。 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的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在蒙古语中,乌兰布和意为“红色公牛”。曾经,这头“公牛”在当地横冲直撞,啃良田、毁房屋、造风沙,如今光伏与“红色公牛”掰腕子。 

  黄河自西向东流入内蒙古,形成了壮美的“几字弯”,乌兰布和沙漠就分布在这个地理标志附近。作为黄河“几字湾”攻坚战、沙漠荒漠化治理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一场以光伏技术为手段的生态治理攻坚战在磴口早已全面打响。

  乌兰布和沙漠光照资源丰富,发展光伏产业条件得天独厚。从2000年开始,巴彦淖尔全力推进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沙工程,防、治、用多管齐下,轰轰烈烈的沙漠生态保护计划开始实施。2010年,巴彦淖尔正式开始探索光伏治沙新模式,国华磴口100兆瓦光伏治沙储能竞价项目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这座100兆瓦的光伏治沙电站,是巴彦淖尔首个10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电站。项目光伏区占地3000亩,绿化沙地1600亩,由国家能源集团投资开发,于2020年11月开工,2021年6月全容量并网发电,全部采用隆基绿能Hi-MO 5双面双玻组件。项目可实现修复治理沙漠3000亩,向电网年均提供绿色电力约2亿千瓦时,年均节约标煤消耗6.2万吨,同时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烟尘排放。

  “根据地域特性,我们在板间种植了金银花、油用牡丹、苜蓿等作物,既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也能带来经济效益。”国华磴口100兆瓦漠北光储项目区光伏电站负责人介绍。

  为了能扮靓荒漠、阻止风沙,同时能有效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国家能源集团通过充分利用发电场区光伏板风障、沙障、集雨、热力平衡效应,结合治沙、防沙、绿化以及经济作物种植的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在黄河“几字弯”的库布其沙漠,也探索过“光伏治沙”的方式。中国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绿能曾在这里分别实施建设了336kW、338kW两座光伏电站,进行“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等绿色生态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目前已经解决了当地诸多荒漠化治理难题。

  项目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光伏与种植的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光伏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极大改善光伏治沙区域的“小气候”,从而有效地减轻干热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完)

编辑:乌娅娜
图片新闻
  •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多彩活动迎农历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