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2月1日电 (李爱平 黄晓东)记者1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获悉,2023年,内蒙古从宏观到微观、从制度到监管,形成了节水闭合链,水资源刚性约束成效显著,4项机制全面提升了节水水平,全链条构建起节水体系。
据介绍,内蒙古大力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将20座大中型灌区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设范围,已累计下达资金19.83亿元,完成13个灌区的改造建设任务;开展节水型灌区建设,河套灌区乌兰布和灌域、永济灌域等六个灌区建成节水型灌区;推进内蒙古黄河干流盟市间水权转让二期工程建设,工程竣工后可实现转让水量1.2亿立方米。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水资源配置利用规划》和《“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内蒙古明确用水总量上限196.3亿立方米,将国家下达的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逐级分解到各盟市、旗县,其中将地下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371个地下水管理单元,指导旗县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水源、分行业逐级分解至基本用水单元,完成了“定水”工作。
内蒙古严格用水强度管控,要求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用水指标全部达到先进值或者领跑值,管网覆盖范围内年用水量5000立方米以上的工业、服务业用水户全部纳入计划用水管理。组织开展水效领跑者达标创建工作,推荐6家公共机构参与国家水效领跑者遴选。
内蒙古强化用水计量,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生活用水基本实现用水计量全覆盖,完成65万眼农业灌溉机电井“以电折水”计量工作,建成自治区地下水灌区“以电折水”平台,初步实现地下水取用计量在线监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