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1月18日电(范志慧)把群众当作“心上人”,把群众的事当作“心上事”。包头市公安局幸福路派出所始终坚持捧着一颗“群众心”,让每一个辖区居民感受到来自公安民辅警的温暖。
“这女孩的家长在哪?”“我在这!”急诊室内,一道坚定的声音响起。为了能让受伤的小女孩及时就医,民警崔剑第一时间站了出来。
8月6日,暴雨来袭。因雨水淹没路面,视线不清,两名女孩骑车掉入两米深的坑中。
正在附近巡逻的幸福路派出所民警崔剑收到报警后仅1分钟,就和同事赶到现场,第一时间把孩子拉了出来。当看到其中一名女孩膝盖处有一深可见骨的伤口,崔剑赶忙背起她开车直奔医院。
崔剑像女孩家长一般冲进急诊室,联系医生、挂号交钱、办理手续、楼上楼下治疗检查,他全程把行动不便的女孩背在身上。崔健的忙碌成功让女孩得到了妥善的治疗。
“每当遇到下雨、下雪这类恶劣天气,我和同事就会提前开车在街上巡查,落实快速响应机制,做到第一时间出警,及时处置各类隐患问题,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崔剑说道。
把群众的“点滴小事”当成“心头大事”去干,幸福路派出所户籍民警闫轶在每一次证照服务中践行着一个党员的初心使命。
11月1日,人在绍兴、户在包头的杨女士想办理绍兴的居住证,在办理过程中遇到些问题,需要联系原籍派出所。但是远在异地的杨女士意外把电话打到并不是户籍地的幸福路派出所。
“虽然不是我们的工作,但是群众千里之外有很多不便,我们能帮忙也是一件好事。”于是,闫轶积极为杨女士解决困难,也得到了杨女士的认可。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52岁的武建军用15年的社区工作践行着这句话。
分管3个社区,武建军每天巡逻的时间最少有12个小时;12万平方米,2641户,4586人……辖区的各项数据他了然于胸。救助群众、纠纷化解、走访调查、反诈宣传,武建军的足迹遍布在社区每个角落。
9月16日下午,武建军和他的搭档在巡逻过程中看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在路边徘徊,作为一名老社区民警,武建军发现这位老人并不是这片街区的住户。
与老人耐心沟通后,得知老人姓孟,早上出门散步结果迷失方向。随后,武建军想办法联系到老人的家人,将疲惫不堪的老人安全送回家中。
“老武干的年头长,社区里全是他的老熟人,有些时候社区一些事儿我们很难解决,老武参与进来和群众开导两句就解决了。每次看到老武在周边里巡逻,我们都会很踏实。”谈起武建军,赛六街坊的社区主任董红总是滔滔不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