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玉泉区:“小项目”撬动社区“大治理”

2022年08月08日 16:20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8日电(翟娟 石瑛莉)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紧紧围绕“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工作思路,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工作中紧贴群众需求,积极探索创新社区治理微项目,持续增强基层治理效能,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认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小项目”落地三步走,步步凝聚爱。问需于民显温情。玉泉区各社区通过线上调研和线下入户摸排的方式深度挖掘居民的需求,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建立“阳光议事厅”“民情议事厅”“民情收集站”等,倾听收集居民需求826条。

  通过线上线下调研征集需求,居民对关乎自身利益的社区服务项目进行筛选汇集,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积极建言献策,从“一旁看”转变为“一起干”,社区驻区单位和社会组织主动参与,贡献资源,推动项目进展。项目实施传爱意。

  为推动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玉泉区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前期需求调研和资源力量整合,由社区牵头打造“党建+政务+医疗+养老+文化+教育”等家门口特色服务项目86个,建立慰老爱老困难帮扶“巧匠坊”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发挥群众特长,帮助居民解决各方面的问题,推动形成相互关爱的氛围,以有温度的“小项目”传递邻里爱。

  “小项目”推进三环节,环环标准高。注重项目设计品质。为使基层治理更有魅力,精准把关社区服务微项目的设计理念是关键,玉泉区围绕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优先考虑推进能充分发挥党建资源优势、可行性高、可持续运行的设计项目,引导增加教育、就医、养老、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方面项目的有效供给。

  在项目实施推进过程中,各社区定期组织项目相关人员集体研究讨论,反馈项目体验感受,把控、追踪项目体验品质,推动社区服务体验提升。注重项目效果品质。玉泉区特别关注城市精细化管理、公共服务提供、老旧小区治理等方面项目的实际效果,着力以解决民生问题,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比如,恒昌社区实施绿化认捐认养项目,经过以“绿色”为主题的改造后,居民楼镶嵌着充满生机的藤条,让老旧小区增添了诗情画意,使社区微项目真正有效果、受欢迎。

  “小项目”监管三道线,道道把关严。建立项目准入制度。各街道、镇根据实际需求,规定项目准入的基本要求,着重孵化注重培育居民自治意识、充分调动群众自我服务的社区治理微项目。例如,五塔前街社区新准入的书画促共生项目,由居民书法爱好者为辖区书法、绘画爱好者开展“笔墨书香”公益学堂,匹配满足老年人学习书画的需求,实现以群众之力服务群众。完善项目监控机制。

  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各社区根据微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推选党员义工成为班长或委员等方式,管理活动秩序以及场地布置等事务,进行监控、形成自我管理约定,有利于项目及时调整、顺利实施。健全项目评价机制。各社区治理微项目实施主体在开展服务同时,建立评价反馈机制,采取定期召开被服务对象访谈会、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等形式对项目进行实时评价,把群众评价作为服务项目作用发挥的试金石,逐步丰富完善项目,充分发挥“小项目”在基层治理中的“大作用”。(完)


编辑:陈峰
图片新闻
  • 通讯: 中国现代名城鄂尔多斯重塑形象 让“平安”在这里触手可及
  • 通讯:“嘎查书记”张冬林:建设科尔沁草原上的新农村
  • 内蒙古首届“活体”昆虫大型科普展开幕
  •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独腿小伙”乔海兵:做一名无所畏惧的“孤勇者”
  • 通讯:台青杨超闳行走黄河内蒙古段 :“这里的沙漠很拉风”
  • 鄂尔多斯:一座“长”在公园中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