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新闻
9月16日,作为第十三届“感知中国”——内蒙古文化周系列活动之一,“光影里的中国”优秀视听作品交流展播暨电视剧《欢乐颂5》开播启动仪式在蒙古国乌兰巴托举办。
此次计划展播17部优秀纪录片,时长共计1000余分钟,是来自北京、内蒙古、上海、浙江等14个省区市相关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及制作经营机构推荐的优秀视听作品,由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局译制为喀尔喀蒙古语版,将在乌兰巴托电视台首轮播出3个月,并安排多平台多轮播出。活动立足纪录片真实性、纪实性、艺术性特点,通过真实影像镜头语言,客观呈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百姓生活、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真实场景和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进一步深化中蒙广电视听交流合作。
《绿色长城》《窗外那片红树林》等多部作品,展现中国壮美的自然奇观,勾勒出中国大地的多元魅力;《扬子风华》《我们的共同节日》《遗•冀》等作品,以长江文化、北疆文化等为核心,通过历史文化、传统节日以及非遗等,让蒙古国观众领略中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与文化气息;《风起东方》《千万工程》《越山河》等作品,以“一带一路”建设、乡村全面振兴、中国基建等为主题,生动体现中国发展理念与发展成就。
其中纪录片《风起东方》于9月16日晚间黄金时段开播,生动展现我国与相关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刘忠文表示,“光影里的中国”优秀视听作品交流展播已成为推动中蒙文化交流互鉴的又一重要载体。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蒙古国观众更立体、更深刻地认知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民交往交流。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电视剧《欢乐颂5》开播启动仪式,由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向蒙古国教育电视台赠播喀尔喀蒙语版《欢乐颂5》。该电视剧由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依托“中国影视剧”喀尔喀译制中心本土化译制而成。
近十余年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积极争取拓宽境外合作渠道,已在蒙古国完成70余部中国优秀电视剧的本土化译制与播出,成为中蒙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欢乐颂》系列电视剧前4部在蒙古国进行本土化译制播出后,凭借贴近生活的剧情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收获了当地观众积极反馈与良好收视成绩。《欢乐颂5》作为《欢乐颂》系列的收官之作,延续了该系列聚焦当代都市女性生活、事业与感情的主题,将进一步加深蒙古国观众对当代中国都市生活和女性精神风貌的了解。
《欢乐颂5》后续将在蒙古国UBS电视台、TV9电视台等多个平台陆续播出,为中蒙两国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