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新闻
月光搭桥,心音和鸣。9月16日晚,在乌兰巴托中央文化宫,“天涯共此时情谊越山河”第十三届“感知中国”——内蒙古文化周暨2025中蒙迎中秋文艺演出在此精彩上演。现场1200个席位座无虚席,蒙古国观众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享受一场视觉与听觉盛宴,感受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共证“天涯共此时”的深情厚谊。
文艺演出以舞蹈《同行草原向明天》拉开帷幕,欢乐的旋律、舒展的舞姿勾勒出中蒙两国人民在草原上携手同行的美好图景,瞬间点燃了现场氛围。随后登场的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则带来别样的东方神韵,琴弦轻拨间,流淌出中国江南水乡的温婉意境。
舞蹈《万里飘香》,以舞蹈艺术为画笔,精心勾勒出跨越中蒙俄三国、绵延万里的茶叶贸易古道的壮丽图景,深刻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涵,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京剧《对花枪》展现了中国国粹的独特魅力,让蒙古国观众近距离感受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杂技《顶花坛》凭借惊心动魄的高难度动作与人坛合一的精妙掌控,驾驭了整个舞台,将演出气氛推向新的高潮。
蒙古国功勋演员巴亚尔玛独唱《雕花的马鞍》、蒙古国先进文化工作者阿拉腾吉日嘎拉诠释经典曲目《天边》、蒙古国音乐舞蹈大学舞蹈演员们演绎群舞《男子汉》,进一步增进了文化交融与情感共鸣,拉近了两国人民心灵的距离。
演出现场掌声雷动,观众时而为高难度的杂技表演惊呼,时而为莫测的魔术表演喝彩,时而沉浸在深情款款的歌声中。当男声三重唱《骏马归来》的旋律响起,其鲜明的节奏感与激昂的感染力,将现场气氛推向最高潮。
演出在全体演员共同演绎的《友谊的彩虹》中落下帷幕。悠扬的歌声展现了中蒙两国山连山水连水、手牵手心连心的深厚友谊,寄托着共同走向繁荣与富强的美好愿景。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此次演出以文艺为纽带,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沟通的“心桥”,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温暖而持久的文化动力。据悉,9月17日晚,将面向乌兰巴托市民再次呈现此次文艺演出。(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