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9月8日电 (记者 张林虎)清澈泉水荡漾水波,成群的金鱼在井口来回游荡,在四子王旗吉生太镇海卜子行政村,依托小流域治理整治的代青井林场,如今已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我们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盘活闲置房屋、土地等,在小流域治理整治的同时,打造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美丽乡村。”看着曾经废弃的代青井变身今日的景观公园,海卜子行政村支书刘建忠满心欢喜。
近年来,四子王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紧密结合,统筹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农文旅产业培育,探索形成“治理一片流域、培育一个产业、富足一方百姓”的发展路径。海卜子村正是这一旗域战略的生动实践。
海卜子村地处塔布河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条件便捷,作为“区市两级包扶振兴示范村”,该村以种植玉米、马铃薯为主,通过引入内蒙古赛诺公司的高效肉羊生产体系和草地畜牧业管理模式,村里有效提高了羊肉生产量,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种养结合、以种促养”的农牧业生产模式。
“生活变好了,村容村貌也要加快步伐跟上,让村民文明素养和精神生活不断增强和丰富。”刘建忠时刻心系发展,坚持“创新”,做好“锦上添花”工作。2024年,通过争取到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海卜子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如火如荼开始。工程实施后,全村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林草植被获得有效保护,水土资源实现有效保护和利用,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据统计,项目区内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00公顷,累计治理程度达到87.6%;海卜子村生态小流域治理程度和林草覆盖率将明显提高。
海卜子村充分利用当地林地资源,发展林业经济,将无树和枯死林地补种再植元宝枫树,此树抗旱、耐寒、适应性广,被列为国家储备林建设和发展木本油料的重要树种之一。与此同时,村里房前屋后、屋里屋外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小流域内居民的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意识也普遍提高。
生态小流域建设,使海卜子村能够保持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增强区域性气候调节能力和水分涵养能力,对生态良性循环起到积极作用,为发展生态观光旅游、普及科普知识、群众休闲度假提供了优质场所。
“我们增加了绿化、美化措施,种植园林绿化树种,并增设凉亭、文化长廊等设施,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场所,使流域内景观效应也得到了提高。”谈及下一步建设,刘建忠说:“目前我们的村史陈列馆正在建设中,后续沿着代青井林场周围建设一处蓄水池,打造一处垂钓休闲胜地,为村集体1300亩高标准农田提供水源。同时,将果园也加紧补种和恢复,把海卜子村打造成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村,让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果惠及当地更多村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