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活动现场。 刘国晶 摄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29日电 (李爱平 刘国晶)7月26日,“2025年污水绿色低碳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论坛”在塞外明珠鄂尔多斯市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400余名业界专家学者、嘉宾代表齐聚鄂尔多斯,探讨我国污水绿色低碳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
本次会议是在今年两会继续将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环保重点工作后召开的聚焦污水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全国性会议,得到了中国化工学会、中铁集团、内蒙古自治区和鄂尔多斯相关产业园区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化工学会、国家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出席大会开幕式。
会议以“创新驱动,引领水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水务环保行业创新发展、水务工程设计与建设、污水资源化新技术、污水绿色低碳运维技术、水务项目投融资等突出需求与问题,设置1个主题报告会、4个专题研讨会、1个对话沙龙,邀请相关部门、重点高校、设计院所、环境工程公司、环境投资公司、咨询公司以及水务公司40余位专家学者和与会代表探讨交流全面建设美丽中国和双碳目标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绿色低碳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本次会议正是在这一关键时间点召开的一个聚焦污水处理技术绿色革新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交流活动。通过为期一天的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与会专家领导和嘉宾代表一致认为,随着我国经济进入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也迎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目标、新任务、新需求、新问题”不断涌现,污水处理及环保行业须正视当前面临的难点,通过加强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跨平台的技术研发,探索建立投资、建设、运营创新发展模式,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行业提质增效、破局前行。
会议交流结束后,组委会组织安排与会代表赴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及水资源再生利用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场观摩了国内首个光伏废水零排放项目——鄂尔多斯蒙苏经开区水资源再生厂项目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运营管理模式。
我国是世界上污水排放规模最大的国家,污水处理既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强调加强污水处理节能降碳,并提出目标任务、关键路径、政策措施。在"双碳"战略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更高需求的双轮驱动下,加快“绿色低碳与资源化”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污水处理综合效能,已成为污水处理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迫切需求。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污水处理行业搭建了覆盖污水处理行业全产业链发展问题的综合性交流平台,同时对于推动和引领污水处理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和更绿色低碳的方向迈进具有积极作用。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区域。党中央高度重视黄河的保护与治理。本次论坛选择地处黄河几字湾地区的鄂尔多斯作为举办地,体现了主办方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注。期望通过论坛的举办,能够起到汇聚行业智慧和力量,深入挖掘黄河流域污水节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潜力,提升西部地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助力沿黄地区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作为会议的主办单位,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始终致力于推动水处理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未来,专业委员会将一如既往地开展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的学术/技术交流等活动,努力畅通水处理行业产学研用沟通渠道,积极促进水处理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持续赋能人水和谐共生和美丽中国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