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海外媒体看内蒙古

和林格尔县:“铁三角”微治理破解光伏项目落地难题

2025年07月22日 15:38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22日电 (记者 张林虎)近日,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石门子行政村在全国算力一体化光伏项目推进中,以佀家窑自然村为试点,创新构建“联户长+网格员+党支部”的“铁三角”微治理模式,成功化解615.51亩土地权属纠纷,为重大项目落地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石门子样本”。

  “张大哥,你看这补偿款一分不少到账了,当初我还担心地界说不清呢,现在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了地。”村民王大爷举着手机里的到账短信说道。

  不远处,几位老人正围着联户长李吉世念叨:“多亏你们跑前跑后,光伏项目能顺利落地,咱村往后的日子肯定更有奔头。”

  新店子镇光伏项目涉及石门子村7个自然村2477.05亩土地征用,其中佀家窑与相邻自然村的土地权属争议激化。作为2002年生态移民村,佀家窑209名村民“人地分离”导致信息传递断层、利益诉求分化、思想凝聚困难等治理难题,传统行政主导模式难以破局。

  该村通过民主推选7名乡贤担任联户长,覆盖57户家庭,收集诉求、宣传政策,划分2个网格,专职网格员比对土地承包信息、勘测争议点,村党支部统筹创建“支部统筹—联户长传声—网格员跑腿”协同机制,通过四级议事规则组织多场协调会,引导村民支持项目。

  以二轮承包台账为基准,联户长牵头起草补偿方案,经8轮修改获村民全票通过;通过“村级初审—村民公决—镇级把关”三级审核;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截至2025年3月,佀家窑自然村209名村民全部足额领取1.3万元占地补偿款。该模式在营盘堰自然村复制推广,治理效率提升60%,正向剩余5个自然村扩展。

  据悉,“铁三角”模式通过联户长的情感联结、网格员的数据穿透、党支部的组织凝聚,将移民村“分散劣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为生态移民村等特殊村落提供了治理范本,实现从“政府独唱”到“群众合唱”的转变,勾勒出“产业兴、治理优、村民富”的乡村振兴图景。(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探访中苏金街:在满洲里感受中俄文旅交融
  • “资金活水”润民生:工会无息借款滋养家庭经济发展沃土
  • 瑞众保险在内蒙古落地"教育+民生"双帮扶项目
  • 瑞众保险全面开启2025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
  • 献礼7.8,瑞众保险主题摄影大赛用镜头 诠释“爱·责任·美好”
  • 瑞众保险喜临门(典藏版)养老年金保险荣获 “金口碑”年度年金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