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兴安盟掀起春季义务植树热潮

2025年04月25日 20:33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25日电 (张玮 周新育)春深4月,岭上披翠,正是植树好时节。从科尔沁草原到归流河岸,从洮儿河畔到阿尔山林海,一场全域动员、绿染山川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4月22日,兴安盟科右中旗迎来了“全域无黄”后的第一个植树活动。400余名干部群众挥锹添新绿,7.6万株榛子苗在科尔沁沙地“安家落户”,拉开了兴安盟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序幕。

  在科右前旗柳树川村义务植树现场,来自全盟150余家单位6000余人共赴这场春天的“绿色约定”,大家两三人为一组,分工协作,扶苗、填土、浇水……经过紧张的劳动,3万株樟子松迎风挺立,为兴安大地增添了一片新绿。

  ……

图为干部群众挥锹添新绿。包宝音德力格尔 摄

  2025年,兴安盟计划完成生态建设任务116.52万亩。截至目前,全盟已完成27.6万亩,其中乔灌木栽植3.2万亩,中幼龄林抚育16.2万亩,退化林修复0.5万亩,草原围封7.3万亩,累计有18.2万人次履“植”尽责,为岭上兴安再添新绿。

  2023年6月,“三北”攻坚战打响以来,兴安盟全力实施“灭黄、治白、增绿”三大行动,围绕科尔沁沙地治理的重点、难点加速推进,全盟沙地由2020年的503万亩减少至目前的357万亩,三分之一沙地已得到有效治理。特别是2024年,兴安盟治理沙地47.2万亩,完成年度任务107%。彻底歼灭5.9万亩裸露沙地,实现全域无黄。

  “全域无黄”不是治沙工作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在科右中旗杜尔基镇亚门毛都嘎查沙地治理区现场,当地农牧民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进行补植作业。他们采用创新的樟子松沙障交替治理方式,对陡坡沙地实施“加固”,栽植效率大幅提升。曾经难以治理的陡坡沙地,在科技的助力下,焕发出绿色生机。

  科右中旗林业和草原局草原工作站负责人包慧泉告诉记者:“这个治理区的山地坡度平均在45度以上,个别地块达到70度以上,陡坡灌溉、沙障布设、苗木运送都需要无人机准确运送到指定位置,今天大家补植的樟子松,成活3年后就能发挥防风固沙的作用。”

图为农牧民对陡坡沙地栽植樟子松。陈晓明 摄

  在科尔沁沙地“锁边”,又到大兴安岭林区织网。

  在扎赉特旗中心林场西山施业区,4000株大果榛子树苗,整齐排列,在微风中摇曳生姿。1000名干部群众为共同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贡献力量。扎赉特旗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赵艳超说:“能亲手为家乡添绿,看着荒山披上绿装,脚下土地愈发生机勃勃,特别有成就感。”

  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连续多年义务植树活动和主题宣传活动的有效开展,在兴安盟社会各界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扩绿、兴绿、护绿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近年来,兴安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沙化荒漠化防治等重点生态工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草原沙地综合治理、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等工程,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如今,“三北”防护林、百万亩人工林绿色长廊等工程成为兴安岭上一道绿色屏障,600万人(次)义务植树“大会战”让风沙之源变成兴安林海,200余名下岗职工和退伍军人治山造林让昔日的“石头山”成为如今的森林地质公园……一个个绿色奇迹背后,不仅是兴安林草人的心血绘就,还是农牧民放下牧鞭成为护林员、孩童将树苗种进校园的生动实践。

图为扎赉特旗中心林场西山施业区植树现场。周艳雨 摄

  时光不言,青山为证。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兴安盟45年治沙史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今日兴安,森林覆盖率26.08%,草原盖度74.51%,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候鸟数量十年增三成。从“推不开门的蒙古包”到“看得见星空的民宿”,从黄沙漫天到“板下养殖、板上发电”的光伏草场,生态蝶变让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最普惠的民生。

  科右中旗的柠条饲料加工、突泉县的文冠果全产业链条、阿尔山的碳汇交易,让“绿叶子”变“金票子”……兴安盟共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42个,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9家,自治区以上级林业龙头企业8家,年均产值8000万元;全盟经济林总面积51万亩,盛果期的林果面积达10万亩,年鲜果产量7932万斤,产值10878.9万元。截至2024年末,全盟林草总产值达到53.95亿元。全盟31万农牧民端起“绿色碗”,吃上“生态饭”。

  正如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恒年所说:“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需‘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当防沙林变成‘碳汇林’,当义务植树联结起‘生态账’与‘共富经’,绿色便不再是终点,而是高质量发展的起点。”

编辑:
图片新闻
  • “联播”进乡村 这个村子有点儿“潮”
  • 通讯:北大博士后在鄂尔多斯500多天印象记
  • 呼伦贝尔草原上“春的希望”
  • 呼和浩特:民众体验脑机接口助残产品
  • 从沙海迈向“绿富” 探访内蒙古磴口生态治理现代化路径
  • 金价回落 呼和浩特民众选购金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