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古城新声

土城子遗址公园|探寻古代货币文化魅力

2025年04月18日 10:18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3月22日电(陈刚)在和林格尔盛乐博物馆文物展厅珍藏的大泉五十双面铜钱范,作为古代货币文化的璀璨瑰宝,大泉五十铜钱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钱范是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具。钱范的种类按造型材料分,大致可分为陶(泥)质、石质、铜质、铁质四种,这四种钱范历代都在沿用。公元7年,王莽改制,大量改铸新币,一时长安城铸币业十分发达。长安的钟官,是新莽的主要铸钱中心,但在地方也设有部分铸钱作坊,《汉书·王莽传》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莽“遣谏大夫五十人分铸钱于郡国”。盛乐博物馆这两件铜母范,是和林格尔地区作为新莽币制造和发行地的实物例证,为研究新莽时期的币制改革,和北方边陲地区的货币流通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资料。 

  盛乐博物馆内的大泉五十铜钱范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更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人们被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所吸引。除了大泉五十铜钱范本身的历史价值外,它背后的故事也让人感慨万千。在古代,铸币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乎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人民的生计。大泉五十铜钱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铸币技术的进步和成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繁荣和发展。(完)

编辑:张林虎
图片新闻
  • “联播”进乡村 这个村子有点儿“潮”
  • 通讯:北大博士后在鄂尔多斯500多天印象记
  • 呼伦贝尔草原上“春的希望”
  • 呼和浩特:民众体验脑机接口助残产品
  • 从沙海迈向“绿富” 探访内蒙古磴口生态治理现代化路径
  • 金价回落 呼和浩特民众选购金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