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暨现场演示会在内蒙古通辽市召开

2025年04月14日 08:57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13日电 (刘文华 张琪)12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保护性耕作研究院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暨现场演示会在内蒙古通辽市召开。

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田间现场演示。 张珠海 摄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观摩了通辽市保护性耕作的现场及机具演示,听取了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关于保护性耕作中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的学术报告,以及多位其他专家围绕相关主题发表的精彩学术演讲。来自各省区、高等院校、相关企业的代表分享交流了保护性耕作相关的成果以及推广服务等方面的经验。

  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暨现场演示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通辽市将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认真听取专家的指示要求和意见建议,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举措,加大新技术集成应用、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力度,推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通辽市全力推进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探索出了“秸秆全量覆盖+条耕免耕播种+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创新推广“宽窄行交替种植”“深松浅翻耦合”等12项关键技术,“玉米秸秆全覆盖条耕免耕”模式入选2024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推广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播种机、智能监测终端等先进装备1.2万台套,带动全市农牧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61%。五年来,通辽市累计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605万亩,建成高标准示范基地13个,带动粮食产能提升18%,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跃升”。(完)

编辑:李爱平
图片新闻
  • 从沙海迈向“绿富” 探访内蒙古磴口生态治理现代化路径
  • 金价回落 呼和浩特民众选购金饰
  • “中国冷极”冰雪勾勒春韵
  • 内蒙古扎鲁特草原:73岁牧民骑手勇夺赛马冠军
  • 中国最大国有林区停伐10年 森林蓄积增长近三成
  • 大型马舞剧《千古马颂》启动2025年演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