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11日电 (记者 张林虎)9日,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东河校区洋溢着青春与信仰的力量。以“赓续红色血脉争做强国先锋”为主题的“思政引领·体育同行”主题融合教育活动启幕。四年级全体师生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与体育竞技相结合的创新形式,将革命精神融入素质教育实践,为新时代“五育并举”教育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
本次活动打破传统课堂边界,构建“问题解决-创新思维-责任担当”能力培养矩阵。语文课《七律·长征》的铿锵诗句化作操场上攀爬绳梯的坚韧身影;数学课堂的空间规划知识转化为战术推演的精准布局;科学实验室里,废旧塑料瓶变身“仿真手雷”,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科技强军力量;美术课堂与AI技术跨界联动,一幅幅数字化长征画卷徐徐展开。
活动精心设计三大核心板块:“绳梯越险”模拟红军草地突围,孩子们在摇摆的绳索间领悟革命先辈的果敢;“跨栏·突破封锁”复刻四渡赤水经典战役,培养战略思维与临场应变能力;“飞夺泸定桥”团队挑战赛中,百余名学生携手搭建“浮桥”,用汗水诠释团结奋进的力量。四年级学生罗梓豪抚摸着道具上的仿真弹痕动情地说:“当指尖触碰到历史的温度,课本里的文字突然变得如此鲜活。”
该校副校长耿艳梅介绍,本次活动以“长征”为历史载体,通过模拟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场景,让学生在克服身体挑战的过程中,直观感受革命先辈的坚韧意志与团队精神,实现“历史认知—情感共鸣—行为转化”的育人链条。
“活动旨在通过思政+体育的深度融合,让红色精神从书本走向生活,成为学生可触摸、可体验、可践行的成长养分。对于小学生而言,思政教育不能停留在理论说教,要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耿艳梅说。
据悉,实验中学东河校区已将此类活动纳入常态化育人体系,未来将以每月主题实践为载体,持续深化“红色文化+学科融合”课程建设。
耿艳梅说,从教育意义来看,这不仅仅是一场体育活动,更是一次多维度的成长淬炼。一方面,它打破了学科壁垒,将语文的红色叙事、数学的场地规划、科学的道具制作、美术的视觉表达等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综合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废旧材料制作“手榴弹”“烟雾弹”等道具,将环保理念与红色文化中的艰苦奋斗精神巧妙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历久弥新”的时代内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