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敖汉旗:为乡村消防系上“安全保险带”

2025年04月07日 12:28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7日电 题:敖汉旗:为乡村消防系上“安全保险带”

  作者 张林虎 张晓雪

  针对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应急取水效率低下的痛点,内蒙古赤峰市消防救援支队敖汉旗消防救援大队以“一村一井”创新工程为突破口,织就一张覆盖全旗的消防二次取水便捷网,为乡村消防系上“安全保险带”。

  精准把脉:225个村落的“水源体检”

  “消防车二次补水难,难在农村牧区‘最后一公里’。”敖汉旗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霍然道出症结。为破解这一难题,农村牧区消防水源建设前期,大队指战员组成考察小组,历时近5个月的时间,对全旗225个行政村展开地毯式摸排。

  从井水深度、出水管网直径,到周边道路坡度及承载力。从冬季防冻措施到24小时取水可行性等多方面,指战员们核选出225处优质机电井,同步做出225份“农村牧区水源补水点”报告,纳入改造计划。

  目前,已完成8个乡镇40处农村机电井管道改造工程建设。同时,投入30万元新建主城区5座消防水鹤,切实提高全旗消防水源保障能力。

  技术创新:让农田井变身“补水驿站”

  在兴隆洼镇宝国吐村村民冯敏家的灌溉农田机电井旁,新安装的65mm口径消防栓接口格外醒目。“这口井平时浇地用,改造后,既不影响灌溉又能应急。”冯敏说。

  通过改造出水管道、加装止逆阀、升级取水接口,这些散布在田间地头的灌溉农田机电井摇身变为“消防水源补水点”。

  经实测,3.5吨消防车加水时间从1小时锐减至7分钟左右,8吨水罐车13分钟左右即可加满,大幅提升火灾扑救效率。

  数字赋能:水源地图装进“口袋”里

  “打开高德地图,全旗消防水源尽收眼底。”在敖汉旗消防救援大队惠州街消防救援站,每一名指战员的手机上都装载着一张动态更新的全旗农村消防水源位置图,这张实时演算的数字地图已然成为他们调度指挥的“最强小助手”。

  利用DIY地图功能,补水点精准定位,路况、周边环境等信息一键查询。兴隆洼镇政府专职消防队队员于大伟深有感触:“现在利用水源位置图,选中水源点可随意分享水源点位置,并可进入导航模式,引导救援人员前往所选水源点位置。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补水效率从无到有得到了质的提升。”

  全民参与:共筑消防“同心圆”

  在嘎岔村,村民冯子平也主动将自家的农田灌溉机电井纳入基层末端供水体系,机电井电表箱常年不锁。“消防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支持消防工作是每个公民应有的义务和责任,我必须无条件支持。”朴实的话语道出群众心声。

  随着“一村一井”工程推进,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消防水源维护志愿队中,形成了“平时有人管、战时随时用”的共治格局。

  成效凸显:灭火救援跑出“加速度”

  “原来冬天加水,天气寒冷,以前的小型消防车还没有车载消防水泵取暖防冻措施,加水时间过长,设备极易出现故障。”霍然大队长回忆道。如今,改造后的机电井出水速度快,管径粗,流量大,全年不间断供水。

  更显著的变化体现在救援时效上:一旦火情发生,政府专职队可以通过就近的消防水源补水点二次取水灭火,不仅大大提升了初期火灾的有效控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更争取到宝贵时间。

  这场从田间地头发端的“小改造”,不仅织就了覆盖全旗的“消防水源网”,更凝聚起全民参与的消防共识。当汩汩清流通过改造的机电井奔涌而出,浇灭的不仅是烈焰,更托举起农村牧区消防的安全基石。(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内蒙古移动AI+云应用构建算力服务新范式
  • 内蒙古又一光伏项目铧尖煤炭公司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
  • 内蒙古移动DeepSeek智算项目赋能北疆数智化变革
  • 红山文化热 文物海内外“出差”忙
  • 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 呼和浩特推出生育支持政策 生三孩补贴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