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兴和:营商环境“软实力”成为招商引资“硬支撑”

2025年02月27日 12:01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2月27日电 题:兴和:营商环境“软实力”成为招商引资“硬支撑”

  作者 张林虎 钟真君

  项目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县域地区跨越发展的“动力引擎”。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始终把强化项目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2025年将聚焦“招多少、谁来招、招什么、怎么招、如何落”等方面,精准发力推进产业大招商行动,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定调子:精准布局,引领招商新航向

  招商引资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招”。

  如何在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上走出一条新路,打造出一个投资高地?2月18日,兴和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强化项目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动员部署会作为春节后召开的第一个会议,进一步树牢推动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产业,关键靠项目,突破在招商,明确了“招什么”“怎么招”,为兴和县上下招商引资定好了方向。

  2025年,兴和县在强化项目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凝聚招商引资合力,明确了重点招商方向和目标任务,并成立了由县级领导牵头的27个招商小组。

  招商引资这项工作,看的就是谁更敢主动出击、迎难而上,靠的就是谁更加担当作为、真抓实干,拼的就是谁更能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全县各级干部要主动靠前、用心服务,以“实心实意”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实施“助企行动”,主动对接企业诉求,积极解决困难问题,不断激发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中的信心,切实提升营商环境的竞争力吸引力。”兴和县委书记王会雨在全县强化项目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动员部署会上说。

  招什么:绘制蓝图,引领产业新发展

  夯实未来发展的根基,招商引资的关键在于精准发力,牵住“牛鼻子”。

  招什么?就是围绕自治区“五大任务”“六个行动”和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铁合金、新能源、大数据、新材料、马铃薯、文旅等支柱产业,结合兴和县全力打造“两园两区”发展布局,积极围绕8大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招商引资正在为兴和县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新支撑。

  兴和县按照‘高频率、多批次、专业化、小分队’模式,紧盯延链、补链、强链关键环节,精准开展对接洽谈。”兴和县投资促进中心刘剑波说。

  兴和县2025年将引进落地项目数不少于50个(其中区外立项项目不少于30个),区位项目到位资金不少于16亿元。种养殖产业链全年新引进项目不少于5个;新能源产业链全年新引进项目不少于5个;新材料产业链全年新引进项目不少于10个;装备制造产业链全年新引进项目不少于10个;大数据产业链全年新引进项目不少于5个;商贸物流产业链全年新引进项目不少于5个。

  重服务:优化环境,筑牢营商新基石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更是企业“招得来”“留得住”的重要条件。

  2024年,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16个重大项目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2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2.2%;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33个,到位资金11.59亿元,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三美、捷耀、吉祥等一批绿色铁合金项目的加快推进,铁合金产能即将突破150万吨;永晟、聚容等一批石墨碳素项目的快速建设,石墨及碳素行业产能将要突破50万吨。

  招商引资除了平台外,还拼什么?答案是:拼环境、比服务。从2024年招商引资这份成绩单中,无疑可以窥见兴和县在招商路径上的创新求变之路,也为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筑牢根基。

  在谈到如何打造无忧营商环境,兴和县委副书记、县长李锴栋说:“项目‘引得来’,还能‘留得住’,更能‘发展得好’,是投资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共同愿望。兴和县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全面推广‘帮办代办’‘延时服务’等模式,提升‘一次办成’质量,切实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后顾之忧。”(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积极开展教育宣传活动
  • 脑阁闹元宵:“空中戏台”的世代回响
  • 中蒙间唯一铁路口岸2025年春运进出口货物192.5万吨
  • 内蒙古移动“乌兰”宣讲团:播撒希望 滋润草原
  • 建设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开展情人节个人养老金专题活动
  • 内蒙古移动以数智力量全力护航元宵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