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2月5日电 (陈峰 刘文洁)1月3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新春特别节目《2025年非遗晚会》(上集),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中内蒙古市集展示区亮相的牛羊肉烹制技艺(阿拉善烤全羊)、地毯织造技艺(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展现了阿拉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手工技艺。
烤全羊是阿拉善地区特有的美味佳肴,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清代康熙年间,阿拉善在北京建立王府,阿拉善烤全羊便在蒙古族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北京“焖炉烤鸭”技法,形成独特的烹饪技艺。
阿拉善烤全羊选用阿拉善草原上重40斤左右的土种羯绵羊,用特制的烤炉烤制,出炉后呈跪卧状,色泽金红,焦香扑鼻。食用方法别具一格,从外往里,按皮、肉、骨依次切割,再辅以荷叶饼、小葱、黄瓜丝、面酱,融合了烤鸭吃法之精华,创新了烤羊吃法之格调。2008年6月,牛羊肉烹制技艺(烤全羊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此美味,难怪央视主持人撒贝宁、龙洋在品尝了阿拉善烤全羊后,大呼“打开了吃烤全羊的一个新世界”!
地毯织造技艺(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阿拉善地毯的制作历史源远流长,诞生于公元1736年以后,至今有290年的历史。阿拉善地毯工艺复杂,采用本地土种羊毛,从设计到完成要经过构思设计、织作、平、剪、洗、造旧等工艺,织出的地毯具有质刚、弹性强、拉力强、光泽好的特点。
阿拉善仿古地毯是中国地毯五大路系之一,其制作技艺继承了阿拉伯和中国京式宫廷地毯的传统,以其精细独特的做工、淳朴秀美的图案而著称于世。
截至目前,阿拉善盟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项、盟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3项。此次阿拉善非遗走出家乡亮相央视春晚,不仅让大众看到了非遗融入当下日常生活的多种样貌,也将深蕴其中独属于阿拉善的审美情趣、精神内涵和文化记忆搬上荧幕,吸引更多的人了解阿拉善非遗、走进阿拉善非遗、爱上阿拉善非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