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四子王旗东八号乡:村强民富产业兴 绘制和美新图景

2025年01月03日 14:55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月3日电 题:四子王旗东八号乡:村强民富产业兴 绘制和美新图景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从田园绿野到农家小院,从产业发展到民生福祉,从文化传承到生态守护……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乡村建设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内涵。

  在位于祖国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东八号乡,错落有致的农舍点缀青山绿水中,整洁的道路蜿蜒向远方;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在田间地头上高效运转,特色产业蓬勃兴起;邻里和睦,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头巷尾。

  这里,就是正在崛起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它们正以独特的魅力,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展现出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无限活力与美好前景。

  产业赋能:奏响发展强音

  近年来,东八号乡依循“一轴两翼”思路推进“西种东养”格局,推动全乡产业协同发展,严守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红线,发展节水农业,紧扣全旗“四大主导产业”,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可观,全年粮食产量高达1.4亿斤,单产显著提升。

  另外,东八号乡牛羊存栏量可观,总产值达0.8亿元。凭借6处养殖小区项目,完成良种投放265户,累计投放杜蒙种公羊1253只、基础母羊6587只,良种覆盖率达72%、推广率80%,农牧民户均增收3000元。肉牛养殖则通过完善冷配站设施,利用辐射优势降低成本,激发养殖热情,为乡村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在人才振兴方面,东八号乡选育农区党员先锋户60户,实现了“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先锋户+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的“五联系”制度。36名处、科级干部常态化包联88户监测户,全面落实包联责任。同时注重吸收年轻优秀人才,确定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成立11个乡土人才服务站。

  另外,该乡依托白彦敖包“六旗会盟”,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广场,辐射带动全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精准施策:聚焦政策落实

  东八号乡严格落实“五年过渡期”政策,保障脱贫户、监测户的生活水平。

  2024年,东八号乡稳岗就业补贴、民生保障补贴、临时救助等政策精准落地,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安全保障全面到位,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各类参保率达标,住房和饮水安全无隐患,新增监测对象应纳尽纳,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确保乡村发展基础稳固。

  情系民生:提升幸福指数

  一直以来,东八号乡致力于改善民生福祉,赢得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乡新建村组道路解决村民出行难题,带动就业增收,白彦敖包行政村的多项工程显著改善人居环境。在助农提效增收方面,该乡与企业合作,探索“三变”改革、落实农业理赔等举措,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东八号乡在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显著,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村规民约,动员村民参与清理垃圾、拆除违建、回收地膜,全乡面貌焕然一新。

  东八号乡生态保护扎实推进,防治污染、推广环保措施、落实“河湖长制”,确保生态资源安全。同时借助基层网格力量,排查调解矛盾纠纷,加强特殊人群管控,营造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

  强基固本:筑牢乡村发展根基

  依托“12345”工作机制,东八号乡抓好干部绩效考核,通过多种方式量化干部的工作实绩,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全乡干部主动到田间地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年处理邻里矛盾纠纷300余件,认真梳理帮办代办事项,并建立了帮办代办事项台账,涵盖医疗、养老、就业等业务,共受理事项739件,为办事群众提供延时办、预约办、帮代办、上门办等“个性化服务”163余人(次),妥善办理12345公众服务热线事项129件。

  一直以来,该乡秉持“人民至上”理念,实行领导包点,联合部门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签订责任状、开展宣传排查,全力遏制事故发生,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如今,农民富、农业旺、农村美的新时代乡村美好图景正在东八号乡展现,小康梦想已然照进东八号人的现实生活。(完)

编辑:
图片新闻
  • 内蒙古四子王旗:104公里守边路上的奋斗与希望
  • 航拍阿尔山-31℃的雾凇景观
  • 内蒙古额尔古纳湿地现罕见极光
  • 载誉而归 回民区残联点亮残疾人技能之光
  • 第五届“侨情心画•翰墨北疆”内蒙古侨界艺术作品双年展开展
  • 内蒙古掀起“低温热潮” 民众尽享冰雪运动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