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和林格尔县以党建引领“夕阳红” 托起养老“幸福路 ”

2024年12月19日 11:09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2月19日电 题:和林格尔县以党建引领“夕阳红” 托起养老“幸福路 ”

  作者 王晨阳

  聚焦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和“痛点”,一家村聚焦农村老人特别是特殊困难老人的饮食、民生、精神文明建设三大重点内容,探索出以“党建引领、政社合作、以老养老”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为老食堂建设,改善高龄及留守老人就餐不便等生活难题。

“食”事办实,打造“家门口”的一碗饭

  “以前家里就我一个人,每次只做一个人的饭,做多了吃不了就浪费了,经常是随便吃点瞎凑合,有时候也不带要吃。现在好了,村里办起了助老食堂,有荤有素,按时吃饭,关键还热乎,不仅吃得好,而且大家伙一起吃饭,吃起饭来也有意思。”盛乐镇一家村留守老人说道。

  “做饭难、吃饭难”是农村留守老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共性问题。为减轻农村老人的生活负担,一家村多次召开会议,和村民共同商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经过集思广益,共同确定了建设“为老食堂”的想法和委托第三方运营的发展方向。2022年一家村投资56万元为老、弱、病、残等人员在村委会西侧新建了一所可容纳60-70人同时就餐的老年食堂,同时还包括了澡堂、医务室、卫生间等配套服务设施。让全村老人尽享“养怡之福”。截至目前,为老食堂每天为70余名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等服务。

“暖”心服务,搭配“家门口”的多元餐

  一家村建立《为老食堂运营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由乡政府、村委会、公司三方考核监督,确保“为老食堂”服务质量和运行规范。同时,食堂每周更新一次菜谱,午餐和晚餐按一荤一素一饭的标准,由村委会审核后并严格按照菜谱制作餐食,确保老人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了解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前往食堂集中就餐存在困难,村党支部发挥“夕阳红”引领示范作用,组织在村党员组建党员送餐服务队,为行动不便老人送餐到家。将老年食堂打造成为了党员志愿服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载体。

  在满足老人就餐需求的同时,还注重发挥“食堂+”功能,将食堂打造成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暖心”阵地。在节日期间还会在食堂举办“茶话会”等庆祝活动,组织老年人齐聚一堂,切实提高在村老年人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老年食堂里还设置了棋牌娱乐室、图书阅览室等,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专业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需求。

“长”效运行,持续“家门口”的烟火气

  建起来不是目的,长久运行下去才是关键。一家村探索出“五个一点”的为老食堂资金来源模式,即:“个人掏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集体添一点”的多方支撑、多元参与运转模式。个人掏一点,老人每天只需5元钱就能吃饱吃好,解决温饱后顾之忧;企业让一点,为老食堂委托第三方运行管理,经与企业沟通后减免了大部分的费用,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秉持“不盈利”的精神为村民服务;政府补一点,积极申请相关部门资金补助;集体添一点,村党支部利用扩建后集体机动土地种植12亩小麦、3亩土豆、2亩蔬菜,新建暖棚80平,极大地减轻了资金负担。慈善捐一点,老年食堂运转主要对接内蒙古河南商会、县红十字会及村中企业和个人捐助等方式提供肉类、蔬菜、米面油等物资。

  “民生改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永无终点。我们务必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积极谋划新思路,出实招、求实效,以水滴石穿的韧劲持续攻克民生难题,精准补齐民生短板。”盛乐镇一家村党支部书记王丽新说。(完)(完)

编辑:
图片新闻
  • 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 呼和浩特推出生育支持政策 生三孩补贴10万元
  • 内蒙古通辽:备耕春耕正当时
  • 内蒙古金融监管局深入开展“3·15”金融消保教育宣传进企业活动
  • 瑞众保险内蒙古分公司“3·15”面对面守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 绑定工行卡最高得20元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