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2月12日电 (赵小丽 王鑫)近日,阿拉善高新区1至10月经济运行“成绩单”发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7%,占阿拉善盟投资比重的42.5%,总量居阿拉善盟第一、增速第二。从产业分类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74.5%,占全部投资比重1.4%;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5%,占全部投资比重95.7%;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50.3%,占全部投资比重2.9%。
关键领域夯实稳的“根基”
重点项目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也是稳住经济大盘、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从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重点项目“晒比评”观摩活动,到加强招商引资、接续举办“政银企”对接等活动,今年以来,阿拉善高新区全力推动项目提速、招商提效、投资提质。
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加速布局生物医药、能源化工等产业,打造全产业链,推进工业技术改造,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工业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历经企业改制、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等,工业内部结构日趋完善,多种经济体制竞相发展,工业发展活力十足、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今年1-10月,阿拉善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增速位列阿拉善盟第三;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60亿元。
把优质企业和项目“请进来”,还要“走出去”抢机遇、谈项目。今年以来,阿拉善高新区全面升级招商理念、招商路径和招商策略。扎实开展以商招商,积极开展“进企业、挖潜力、延链条”活动,深入园区企业走访,了解产业项目投资潜力及上下游配套项目需求,捕捉项目线索。在阿拉善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围绕链式思维,一门心思找客商、话合作、谈项目,阿拉善高新区招商引资的“吸附效应”越来越强。1-10月,阿拉善高新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6.8亿元,同比增长38.8%,其中区外到位资金98.17亿元,同比增长32%。
结构向优培育新动能
近日,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首期10万吨示范项目在阿拉善高新区启动,这是国内首个50万吨级电解水制氢耦合工业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项目。
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段可静表示,绿色甲醇首期10万吨示范项目,是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为实现“双碳”目标,探寻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路径。项目依托阿拉善盟丰富的风光资源,以新能源大基地建设为契机,促进传统煤化工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切实推动传统化工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我们将协助企业推进项目手续办理,做好项目落地要素保障工作,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达到示范效果。”
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立足风光资源禀赋优势,全面布局绿色甲醇产业,大力推广醇氢电动商用车,带动传统煤、盐、精细化工产业向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形成新的增长极,努力打造新能源发电、光伏、氢能等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产业链,让新能源和环保产业聚链成势。
阿拉善高新区投促局副局长于强介绍说,“十四五”以来,阿拉善高新区以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抓好重点产业链、特色产业链建设,加大延链补链强链力度,做大做强“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夯实产业链基础,优化产业生态,打造产业集群,持续提升园区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科技赋能增添新动能
今年以来,阿拉善高新区打造“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培育梯队,根据企业创新基础和经营现状,制定“一企一策”精准培育,着力培育一批实力强、技术优的科技型企业。为进一步增强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动能和活力。
2024年阿拉善盟企业科技特派员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仪式近日在阿拉善高新区举行。通过此次培训,加强了学员学习、交流互鉴,提升科技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为企业延链补链、集聚新动能、释放创新活力提供有力支持,不断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工程系教学科科长、阿拉善盟科技特派员赵彦贵说:“通过专家对科技特派员政策的讲解,以及科技项目申报的说明,对于我们助力企业科技项目申报和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的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深入企业,围绕企业的科研项目申报研发落地,进一步做好服务,推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
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面向81家规上工业企业派驻44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实现了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同时,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壮大各类创新主体,加快创新要素集聚,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让创新活力加速释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增添了新动力。目前,阿拉善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内蒙古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16家、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21家、内蒙古自治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
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在阿拉善盟沪蒙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中控室里,中控员伊敏正认真地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去年大学毕业以后,工作不稳定也不理想,在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出台的针对高校毕业生企业人才储备和就业见习岗位优惠政策后,经过比对其他地区企业,最终我选择到该企业就职。由于年龄、学历、户籍符合政策要求,我入职后就被认定为了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储备,经过3个月的实习期,转正后开始享受为期两年每月1500元的人才储备津贴。”伊敏说,她现在每个月不仅有工资,还能享受人才储备津贴,让她的待遇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成为努力工作的动力。
据了解,阿拉善高新区给予每人每月1500元的人才储备生活补贴,就业见习岗位每人每月按照1980元的50%给予补贴,如果留用率达到50%按照1980元的70%给予补贴。
人才补贴政策作为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阿拉善高新区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招聘会、人才就业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体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发布人才储备、就业见习政策,对离校3年内未就业内蒙古户籍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认真排查,将符合条件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储备范围,鼓励高校生未就业毕业生参加人才储备岗位,帮助其通过储备扩展就业机会,同时让企业职工了解政策,享受政策带来的福利,成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1-10月,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2场,涉及招聘企业200余家。截至9月,两区城镇新增就业1272人,完成目标任务102%;重点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319人,完成目标任务112%;灵活就业274人,完成目标任务114%。年内共走访入户企业、嘎查社区对接宣讲政策51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班9期,参训学员798人,完成全年目标154.95%;新增高技能人才515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515%。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共发放各类补贴704.89万元;稳岗返还政策持续实施,发放失业保险金802人147.94万元,代缴医疗保险748人47.32万元,技能提升补贴支出420人66.4万元,发放第一批稳岗返还补贴363.38万元,惠及企业115家、企业职工8595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