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9月20日电(包青松)近日,由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兴安边境管理支队与阿尔山市委政法委联合主办的“北疆枫桥——伊尔施边境派出所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阿尔山市论坛中心举行。来自兴安盟公安局及各旗县市公安局派出所代表、边境管理支队民警、阿尔山地区党政企事业单位代表以及护边员和“雪城义警”代表共300余人参加此次报告会。
报告会上,5位报告团成员,从不同角度生动讲述了伊尔施边境派出所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现了伊尔施边境派出所“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一次次动人的讲述,让现场观众近距离走近这个光荣集体;一个个感人的事迹,震撼着观众的心灵。
“我来到伊尔施已经六个年头了,我从一个小白成长为一名老民警,也收到了很多辖区群众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这六年的时间里警民情深的故事每一刻都在上演,我融汇在这支队伍中,感动无处不在”。伊尔施边境派出所社区民警聂颖琪分享了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民心的温情瞬间。“辖区一位独居老人要将10万元转到陌生人账号。我们通过大数据提前预警,民警火速赶赴现场,与老人耐心沟通,现场演示诈骗分子骗术伎俩,经过两个小时地耐心劝说,成功劝阻转账,保住了老人积攒的10万元养老钱”。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凌晨2点居民家水管爆裂,维修人员联系不上,民警帮助维修;牧点家的羊群走散,民警驱车50公里帮忙找回;现场勘查,对比监控,找回居民家丢失晾晒的蘑菇.。.群众有困难总会第一时间想起派出所民警,不为别的,只因为两个字:信任!万里边关的安全稳定、各族群众的信赖和认可,就是在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小事中建立起来的,辖区群众的每一个笑容、每一句感谢、每一碗奶茶都彰显着社区民警的价值和意义。
2019年伊尔施边境派出所组建了第一支“雪城义警”队伍,协助民警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治安巡逻防控、法律宣传、文明劝导等工作,如今,这支队伍已经发展成为9个分会,过千名队员的群众性组织,成为阿尔山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和名片。在日复一日的“办小事、帮小忙、破小案、解小忧、惠小利”的义警工作中,“雪城义警”已经习惯了马甲一穿、帽子一戴、随时上岗,已经明确了在应急救灾、治安防控、纠纷调解中自己的职责。“我们的存在,就像雪花一样纯净而坚定,用微小的力量聚集成保护平安、予民心安的坚固盾牌。”雪城义警代表刘凤丽讲述了她的志愿服务经历。作为“雪城义警”的一员,她用“相遇”“相知”“相守”三个板块来总结报告她的义警经历,从申请加入“雪城义警”伊尔施分会之初的深感荣幸和责任重大,到加入后了解工作的复杂和专业,再到越来越热爱这份工作,为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安全保驾护航。这是刘凤丽的故事,也是1000余名“雪城义警”的缩影。
“在我不长的记者生涯中,伊尔施边境派出所民警与护边员的巡边故事,可以说给我上了最生动的一课”。阿尔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邹玖久是在冬天到伊尔施边境派出所采访,在她的印象中,25.928公里并不长,但是,这条巡边路上常常伴着狂风、暴雪,带来了种种不确定的风险,这种体验让她终身难忘。同行的民警叫闫晓,河南人,跟邹玖久一样27岁,却已经在这条边境线上往来了8个冬夏。“我爱人孩子也来这儿了,现在工作、生活都挺好。”“我现在是内蒙古人,是阿尔山人,更是一名守护祖国北疆的移民管理警察。”“这一刻,我觉得我们不再是同龄人,他的形象在皑皑白雪里闪着光芒”。风雪巡边路,让邹玖久有了总也忘不了的意外答案,作为一个边境线上的普通人,“难”,是从“自我”出发,环境是否恶劣、风险是否更大,是常人判断巡边“难”的标准。但是,一生巡边的民警和护边员们想的“难”,是从“责任”出发,巡边是否顺利、边境线是否安全,是他们的标准。这种不同,正是他们把忠诚和信仰融入血脉、融入思想的“日用而不觉”,忠诚无需誓言,坚守是最美的诠释;信仰无需证明,戍边是最好的告白。
边疆稳则国家安,守边就是守家。主持人与护边员王玉发现场访谈环节中,他激动地说:“护边员这份工作对我来说非常神圣,党和国家重视咱们边疆地区发展,水电路讯都修到了我的家门口,今年是我入党的第40个年头,作为老党员,我也要做出自己的努力,这条巡边路,我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直到走不动为止”。
百听不厌是军号、终生不悔是军旅、风雨不动是警魂。原伊尔施边防派出所政治教导员王文贵回顾了历代民警戍边和服务群众的故事,表达了对边防事业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戍边民警的崇高敬意。“我个人的经历也如同伊尔施所一样,一次次华丽转身,体制变了,环境变了,但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戍边人的无私奉献,不变的是派出所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接续奋斗。他把儿子送到了部队接受淬炼,现在也成为了一名移民管理警察,接过了他的接力棒。一代又一代的边境派出所民警,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执着和坚守,诠释着这种戍边精神。他们不畏艰难困苦,不惧风雪严寒,始终坚守在边境线上,守护着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宁。
伊尔施边境派出所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荣誉室中那一项项荣誉、一摞摞锦旗和感谢信、一张张照片正是警民情深的最好见证,而这间激励着一代代新人的荣誉室也始终在诉说:“我们,是为了人民。”伊尔施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王禹新总结了伊尔施边境派出所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与辖区14个基层党组织共同成立区域性非建制联合党工委,打造“六共”党务协作模式;建立了“两所一员一队”矛盾调解模式,打造了“四治融合”调处机制。总结出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的“五小”工作法,实现了“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目标,不断提升伊尔施的社会“安全指数”和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面对每年近50万旅游、务工流动人口,创新工作模式,聚焦城乡社区主阵地,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创建“雪城义警”治安联防协会,基层“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逐步形成,让伊尔施基层社会平安网络越织越密。
报告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此次报告会不仅是对伊尔施边境派出所光辉历程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激励。我们将以伊尔施边境派出所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进新时代公安工作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科右中旗霍林郭勒派出所李宁伟说。
荣誉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伊尔施边境派出所所长呼格吉乐图坚定表示,“我们全体民辅警将以此次报告会为新开端,砥砺奋进,勇毅前行,进一步做好平安建设桥头堡,社会治理排头兵,群众工作先锋队,继续打造北疆移民管理系统枫桥经验新样板,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祖国北疆绽放光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