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助力设施蔬菜“秸”尽所能

2024年09月06日 10:20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9月6日电(奥蓝 刘海 刘长青)设施蔬菜是赤峰市优势特色产业,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占内蒙古自治区的50%以上,经济效益可观。但随着设施蔬菜的产业化发展,每年定期产生大量的秸秆废弃物,例如每亩地产生辣椒秸秆约2000㎏,番茄秸秆约5000kg,农户需要费时费力将秸秆清出棚外,随意堆放,造成环境污染和植物性肥料资源浪费,且存在火灾隐患,同时秸秆残留的病原菌、虫卵等对下一茬作物的安全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蔬菜研究中心立足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2015年以来,开展玉米、谷子、蔬菜等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解决秸秆无害化、低成本处理的难题,提升土壤质量,促进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5年,蔬菜研究中心开展了玉米秸秆、谷子秸秆、谷糠、菇渣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应用。2019年,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依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平台联合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高丽红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高淼副研究员开展“设施蔬菜秸秆原位还田”、“蔬菜废弃物四位一体还田”技术研发与示范。一系列的秸秆资源化利用研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降低病害发生,同时修复土壤微生物种群,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的华丽变身。

  经过科研团队多年的研究与示范应用,效果显著。应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植株健壮、病虫害发病率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7%;番茄、辣椒、黄瓜增产8%以上,每亩纯增经济效益2500元以上。辣椒秸秆原位还田后土壤中全氮、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分别增加0.17mg/kg、12.35mg/kg、27.38mg/kg、0.62g/kg,土壤中酶活性增加,辣椒产量增加150-200kg/亩,节省人工300-500元/亩。上述技术累计在赤峰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等设施蔬菜主产区示范推广10万余亩。制定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设施蔬菜栽培中玉米秸秆腐熟还田技术规程》,2022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主推技术,蔬菜秸秆原位还田技术获得1项国际发明专利,为蔬菜生产中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规范化利用标准和技术支撑。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秸”尽所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应用,有效利用了植物性肥料资源,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提升土壤质量,而且实现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发挥科技赋能作用,助力赤峰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设施蔬菜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完)


编辑:奥蓝
图片新闻
  • 集通铁路大哲段接触网送电成功
  • 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野生动物乐园
  • 中新社内蒙古分社一行赴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调研
  •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内蒙古站启动
  • 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万亩露地菜点亮乡村振兴路
  • 内蒙古奈曼旗:荒山蝶变“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