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阿拉善高新区:“人才链”赋能园区发展新动能

2024年08月25日 13:46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25日电 (赵小丽 王鑫)今年以来,阿拉善高新区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英才兴蒙”工程若干政策的意见》,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完善政策体系,聚合高端资源,加强育才强才、引才聚才工作,激发人才活力,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今年以来,阿拉善高新区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英才兴蒙”工程若干政策的意见》,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完善政策体系,聚合高端资源,加强育才强才、引才聚才工作,激发人才活力,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今年以来,阿拉善高新区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英才兴蒙”工程若干政策的意见》,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完善政策体系,聚合高端资源,加强育才强才、引才聚才工作,激发人才活力,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

  在内蒙古浩普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青岛浩普总公司研究院院长、内蒙古浩普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工程师藄建华正在和研发人员就质量控制课题进行研究分析。

  据了解,藄建华是阿拉善高新区通过“英才兴盟”政策引进的科技创新高端人才,自2018年引进至今,已经为园区企业解决攻关课题5项。

  藄建华表示,企业要走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坚实的技术作为后盾。阿拉善高新区为公司科研人员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宽松环境和广阔空间,让科研人员有安心科研、用心科研的信心。“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能在阿拉善高新区发挥所长、贡献所学、展现所能,我感到干劲更足。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和项目难题的攻关,为企业自身发展和阿拉善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科技动力。”

  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工程,不断创新科技人才工作机制,主动谋划、全面推进,抓好“引、育、用、留”4个环节,以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抓手,着力破解人才稀缺难题。以创新型企业广聚英才,以领军人才牵引人才团队建设,加速释放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带来的人才“虹吸效应”,加速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助力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阿拉善高新区投资促进局科技室主任乌兰图雅表示,阿拉善高新区依托创新平台、科研项目,着力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38所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60余名,挂牌成立先进金属材料中试研发基地、上海交通大学社会实践基地,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建成创新平台35类163家。

  与此同时,阿拉善高新区不断加强本土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积极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税收优惠政策争取、技术转移服务活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等,为园区科技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增强科技人才归属感。累计培养科研项目带头人20余人、科技人员1400余人,选派40余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培养初级技术经纪人20余名,兑现自治区、盟级科研平台、项目支持资金560余万元。

  乌兰图雅表示,下一步,阿拉善高新区将持续发挥科创平台的“引才聚才”功能,以及科技特派员、技术经纪人、专家顾问团等科技人才项目的“育才用才”作用,以切实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快马加鞭,砥砺前行。一项项政策的落实、一件件贴心的服务、一串串发展的数字,让更多人才喜欢上高新区、向往高新区、扎根高新区,阿拉善高新区上下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加强人才工作,让广大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各路高贤聪明才智竞相涌流,为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完)


编辑:李爱平
图片新闻
  • 科右中旗与蚂蚁集团签署合作 四个维度助力高质量发展
  • “共融·共生”2024呼和浩特摄影周即将开幕
  • 举办跨国界盛会,内蒙古提速向北开放
  • 内蒙古额仑草原:万亩向日葵盛开美如画
  • 初秋巴丹吉林沙漠:沙海耀金 湖泊斑斓
  • 那达慕竞技场上的“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