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中新记者看内蒙古

呼和浩特举行“全国残疾预防日”义诊: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2024年08月24日 14:58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图为义诊现场。

图为义诊现场。

图为专题讲座现场。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24日电(记者 张林虎) 残疾预防讲座、血糖血压血氧等常规检查、心理健康讲座……24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医院的医护专家来到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天爱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为上百名老人及残疾人开展义诊服务,让大家及早发现疾病,及时就诊,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

  每年的8月25日是全国残疾预防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疾病致残,共享健康生活”。

  活动现场,内蒙古第三医院的医护人员开展了义诊活动,为过往群众特别是老年人量血压、测血糖,提供健康知识和咨询服务,解答关于疾病预防和康复的疑问,并针对不同个体的健康状况给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这段时间血压有点高,老年人去医院不太方便,听说今天专家来义诊,就让帮忙检查一下,看看需要怎么用药,怎么治疗。”七旬老人李文秀说。

  与此同时,现场还开展了残疾预防讲座、心理健康讲座,引导公众增强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方式,定期健康体检,及早发现疾病,及时就诊,规范治疗,积极康复,远离疾病致残风险。

  据内蒙古第三医院心理治疗师何山介绍,此次义诊主要是教给大家怎么预防、怎样治疗、怎么后期康复,包括怎么用药以及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主要是告诉大家如何预防一些精神疾病、身体残障等,通过科普,告诉大家要早发现,早治疗,早调整。”何山说。

  残疾是人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导致身体活动的受限,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局限,这种状态通常是由疾病或伤害造成的。在众多的致残因素中,慢性疾病及伤害占据了重要比例。

  和林格尔县残联副理事长朱文圣表示,当地目前有各类残疾人9400多人,今年以来,和林格尔县残联把为残疾人服务从过去的“最后一公里”直接打通到“最后一米”。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精准康复方面,入户上门服务1970余人次,特别是针对一些边远地区、重度残疾不方便出来的人群,邀请内蒙古第三医院专家上门鉴定,其中仅精神类和智力方面的鉴定共上门服务。”朱文圣说,当地还加大了对残疾人的防返贫监测,从辅具到生活到无障碍家庭改造,优先重度贫困的残疾人,今年上半年已经帮助了500多户,真正的实现了为残疾人服务零距离。

  残疾预防日旨在唤起全社会对残疾预防的重视,残疾预防不仅关乎减少残疾的发生,还关乎控制残疾的发展,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这一天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希望引导社会公众增强预防意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疾病致残风险。”和林格尔县天爱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帅说。(完)

编辑:张玮
图片新闻
  • 从沙海迈向“绿富” 探访内蒙古磴口生态治理现代化路径
  • 金价回落 呼和浩特民众选购金饰
  • “中国冷极”冰雪勾勒春韵
  • 内蒙古扎鲁特草原:73岁牧民骑手勇夺赛马冠军
  • 中国最大国有林区停伐10年 森林蓄积增长近三成
  • 大型马舞剧《千古马颂》启动2025年演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