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工作现场。
图为工作现场。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31日电(记者 张林虎)“夏季行动”开展以来,兴安盟公安机关治安部门按照自治区公安厅、盟公安局党委统一部署,坚持以“主动创安、主动创稳”为主线,以巡查宣防专项行动为抓手,推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紧扣夏季社会治安特点,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主动型”治安防控格局。
“螺旋式”巡控 延伸安全触角
屯警街面巡控布防。依托巡防路线、巡逻网格,充分整合巡逻特警、机关巡警、派出所巡警,以“车步结合、视频补位、驻点值守、流动接警”等方式,定区域、定责任、定时段巡防布控,实现重点位置全覆盖,有效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预防和控制各类案事件发生。
动态调整巡控等级。紧盯重要节会活动和假日,适时启动“加强巡”,严格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在接到强化巡逻指令后,街面巡防警力在短时间内比常态勤务增加40%,全时段、足员额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逻防控和可疑人车盘查工作,确保社会面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起底式”清查 夯实安全根基
有的放矢净化治安环境。结合清查行动,整治辖区内酒吧、KTV、酒店旅馆等行业场所存在的治安乱象,特别是大力开展“黑旅店”整治工作,以“住宿必登记、黑开必取缔”的原则,行动以来,检查旅店等各类行业场所2000余家,全面净化行业场所治安环境,消除潜在风险隐患。
预防为先保障消防安全。针对夏季风险隐患特点,重点对燃气使用、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电线线路开展多轮次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当场列出条目、写出举措,并在后期持续关注整改进度。行动以来,配合消防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工作262次,现场发现并督导整改违规停放充电隐患230处。
“嵌入式”宣传 提升安防意识
壮大宣传队伍,筑牢法治根基。坚持专群结合,多渠道壮大普法队伍力量,打造“高、专、精、兼”相结合的普法宣传,以精准宣传为切入点,打通辖区群众法治宣传学法用法的“最后一公里”,提升社会面法治宣传质效。
拓展宣传阵地,传播法治文化。立足辖区实际,发挥公安优势,利用重要节点和重大活动,扩大普法阵地,深入居民楼、集市、广场、校园等场所,广泛开展以防盗、防诈、防毒、防矛盾纠纷、防治安灾害事故、防溺水等群众性宣传活动,强化法治宣传广度、深度、力度。
创新宣传形式,营造法治氛围。积极利用“线上+线下”两个宣传阵地,在传统普法模式之外,紧扣法治宣传主题,拓宽宣传途径,积极开展网络普法,通过社区民警入驻业主群或悬挂横幅、彩页,发放日常生活用品等向辖区群众推送法治宣传信息,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清单式”管防 增加安全系数
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四所一庭”机制效能,及时准确掌握各类矛盾纠纷,争取早发现、早介入,会同各级职能部门,合力钝化矛盾、全力化解纠纷。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坚持“一案一回访”,防止“死灰复燃”。行动期间,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3起,化解率100%。
持续加强危化物品管理。对涉危涉爆企业常态进行上门检查,督促健全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特别是紧盯相关运输、生产、储存、使用等相关流程是否严格落地执行,坚决防止危化品非法流入社会形成现实危害。目前,开展相关检查32次,整改安全隐患5处。
加大内部安防监管力度。进一步压实单位、学校、车站、加油加气站等部门企业主体责任,组织民警定期上门帮助排查发现内部管理、安全防范等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强化内部安全管理,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提升单位企业安全防护水平和处置应对能力,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