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13日电 (刘文华 杨悦)绿阴庭院夏初长,梅子新肥杏子黄。进入七月,奈曼旗迎来了杏子采摘时节。金黄圆润的果实挂在枝头,一阵微风吹过,香甜的味道扑鼻而来。游人们穿梭在杏林中品杏,杏农则忙碌着采摘,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笑容。
在奈曼旗土城子乡平顶山村,漫山遍野的扁杏林棵棵挂果,景色颇为壮观。种植户杜录国今年又迎来了大丰收。
“我家种了30亩地大扁杏,每亩地能产200斤左右杏核,收购价在每斤4元左右。”杜录国说。
土城子乡地处浅山丘陵区,干旱缺水,难以种植其他作物。2002年,土城子乡平顶山村开始尝试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扁杏、山杏,给当地群众带来了不错的效益,现如今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
杜录国表示,虽然扁杏需要经过5年的生长期,但树苗对土地要求不高,易栽好活,且耐旱耐寒。每到七月份,收购商们便如约而来。杜录国说,扁杏浑身是宝,可做果脯、饮品,还可以做枕头,市场前景还是很广的。
在土城子乡,为扁杏忙碌的不止平顶山村。土城子乡政府积极抓住全域旅游的大趋势,整合全乡旅游资源,邀请设计院量身打造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对平顶山、杏树园子、奈曼杖子等几个重点村进行了特色小镇规划,打造“扁杏+旅游”产业的模式,让土城子“杏花乡”的名号越来越响亮。
奈曼旗除了发展扁杏类的仁用杏,还从山东引进了以鲜食为主的珍珠油杏。
日前,奈曼旗沙日浩来镇呼和嘎查的珍珠油杏也是一片丰收盛景。2017年,呼和嘎查将300余亩山杏树嫁接成为油杏树,今年正式进入盛果期。据了解,一斤珍珠油杏售价在5元左右,每亩可实现收入约1500-2000元,一颗颗黄灿灿的油杏犹如挂在树上的“金豆豆”。
珍珠油杏素有“杏中之王”美誉,果实香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拿起一颗放在嘴里,软嫩多汁,甘甜可口。
“这么多年,我们在经济林上又多了一项收入。”种植基地负责人吴全边说着边将身边采摘下来的油杏倒入车厢内。
珍珠油杏还为村民增加了务工收入。自采摘期开始,呼和嘎查查干达郎小组村民龚海荣便来到基地内进行采摘工作,她说,每摘1斤珍珠油杏就有1元钱的工钱,每天能有300元左右,村民从中受益匪浅。珍珠油杏的丰收不仅为呼和嘎查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还为村民们拓宽了增收渠道,在采摘期间珍珠油杏采摘基地可为村民提供短期就业岗位100余人次,为嘎查内的许多妇女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除了务工收入,油杏林的承包费也为广大村民带来了不错的收入,300余亩油杏林每年可为嘎查内查干达郎小组的群众分红6万余元,既能拿到“分红”,还能在家门口务工,实现群众增收和产业发展的“双赢”。
珍珠油杏也吸引了来自吉林、河北等地的客商前来采购,基地年产值可达10万元以上。
“珍珠油杏是个好产业,我们嘎查还有1500的山杏林,计划明年春季全部嫁接成珍珠油杏。”呼和嘎查党支部书记白常福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奈曼旗大力发展经济林种植,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目前,奈曼旗大力发展塞外红、沙果、123苹果、山杏、扁杏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果树经济林,全旗经济林栽植面积76万亩,实现产值1.2亿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