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赤峰刘家梁红山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启动

2024年07月11日 10:36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11日电(奥蓝 张志刚 刘海) 经过近半个月前期准备,由吉林大学、赤峰博物院及喀喇沁旗旗文物保护中心联合进行的刘家梁遗址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在赤峰市喀喇沁旗团结村启动。

  在赤峰市喀喇沁旗团结村的田野考古发掘现场,40多名考古工作者和工人,正在对遗址的表土层和垫土层进行认真仔细测清理,经过考古工作者前期的测量和布方,目前已经完成14个探方的初步发掘,并在其中的一个探方里,发现了红山文化的遗存。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考古系主任任瑞波介绍,现在的这个探方比较有具有代表性,我们把耕土层和这个扰土层或者垫土层清理完之后,这个早期的遗迹现象,或者说基本能够确定红山文化时期的遗迹现象已经初步露头,我们在这个探方里看到,这种发灰的、发黑的这就是我们红山文化的遗迹现象,已经开始慢慢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当然具体是红山文化什么时期,里面会出什么东西,拿到后面我们再做发掘的时候,那我们才能做出判断。

  刘家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团结村民委员会刘家梁自然村北,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被发现,2024年正式启动考古发掘,计划发掘20个探方。

  据考古学家介绍,距今约5500至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生活是本次发掘的重点。通过多学科科技手段的考古发掘,来全面了解红山文化时期先民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行为习惯等。刘家梁遗址属单纯的红山文化遗址,遗址堆积较为深厚,刘家梁遗址的发掘能为红山文化聚落形态的研究创造新的条件,从而有力地推动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的研究,有望进一步厘清红山文化社会发展的区域性特点,对了解红山文化的聚落群聚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完)


编辑:奥蓝
图片新闻
  • “敕勒川国际草业大会”将于7月13日在呼和浩特召开
  • 内蒙古乡村“大变身”:文明新风进万家
  • 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与内蒙古大学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未来已来 中国电信助推蒙古文+“AI”驶入现实
  • 哈民遗址公园改造提升“焕然一新”
  • “国家林草乡土专家”任二换:让戈壁荒漠变成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