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8日电(记者 张林虎)7月6日至7日晚,根据全国公安机关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安排,兴安盟各级公安机关围绕“巡查宣防”掀起强大声势,最大限度将警力摆在街面、下到社区、压到一线,提高见警率、管事率,组织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二次集中统一行动。
7月6日,公安厅战前动员部署会议结束后,兴安盟行署副盟长、公安局长陈宏波立即组织全盟公安机关民辅警开展“战前动员”,向全盟公安机关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细化警种部门分工、压实责任目标。
全盟公安机关进一步汇集警种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并派出由盟局党委成员直接担任督导组负责人的工作组下沉一线,按照包片督导分工,深入全盟各地随警作战,全覆盖、全方位支援一线实战,同时宣传人员现场作业,第一时间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报导。
行动中,全盟公安机关以夏夜治安巡查宣防行动为“小切口”,展现全盟安全“大主题”,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快准狠打击侵害弱势群体的违法犯罪行为,统筹推进打击养老诈骗、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等专项行动,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对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黄赌毒”“枪爆刀”“盗传骗”和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突出违法犯罪问题,集聚优势警力资源,发起集群凌厉攻势,挤压违法犯罪空间,形成强大震慑。
全盟公安机关高规格启动巡逻防控高等级勤务,优化点线面防控布局,以“三强化”举措构建立体式巡逻防控网,切实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和治安控制力。强化显性用警,依托街面警务室、治安卡点、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室,采取步巡、车巡、视频巡等方式,加大社会面巡逻防控力度,快速打击处置酗酒滋事、打架斗殴等现行违法犯罪,提高社会治安掌控力;强化定点值守,加大加油站、学校、党政机关等重点部位和夜经济“商圈”、小吃夜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守护力度,让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成为常态,着力营造守护群众身边安全的良好氛围;强化快速反应,围绕城区、乡镇主干道和沿河重点地段,合理划设必巡线、必到点,加强涉及小区重要干道巡逻,做到灵活机动、以快制快,优化部署“1、3、5 分钟”快反圈,坚持“就近、就早、就小”原则,快速高效应对处置突发案事件。
全盟公安机关扎实推进“重点巡”、全力做好“集中查”,坚持战防结合、打防一体,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严打、严查夏季多发案件、严治滋事凌弱案件、严防重大恶性案件,持续掀起严打犯罪、整肃治安的强烈攻势,全力以赴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
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过程中,全盟公安机关民辅警坚持“群众在哪里,安全宣防就覆盖到哪里”,从宣传理念、方法、机制入手,积极探索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新路径、新模式,全面扩展反诈宣传范围,提高宣传精准度,着力构建全覆盖、无缝隙的反诈宣传新格局,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工作中,民警结合当前常见、多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类型、特点、诈骗手法等,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并通过面对面解惑、零距离宣讲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讲解给每一位群众,通过耐心讲解、引导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等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进一步织密社区反诈“防护网”。
此外,各辖区派出所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的民警,在微信群中向广大师生普及电信诈骗犯罪常见手段、传授防范措施,从而带动学生家庭有效提升针对电诈犯罪的防范意识。
截至7月7日24时,全盟公安机关累计出动警力4000余人次、警车600余台次、群防群治力量3300余人次;在辖区重点路段设立综合查控、交通整治卡点79处,检查社会面车辆37000余辆,清查流动人口1780次、盘查可疑人员34000余人次;清查娱乐场所1700余个、巡查重点部位730个、排查整改安全隐患884个;查获各类违禁物品3300余件,处理各类刑事案件13起、抓获嫌疑人277人,查处酒驾等违法行为2006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