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6月18日电 题:乌兰察布:深耕“两圈三域” 织密立体化防控体系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为打造‘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的立体化巡防格局,进一步织密巡防网格,乌兰察布市公安局集宁分局以白海子派出所为试点,构建‘两圈三域’立体化防控体系,形成城区、乡镇‘两圈’层防,路面、空中、水域‘三域’联控总格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公安局集宁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罗晔如是说。
2024年1月,民警巡逻时发现一名摔倒受伤的老人,对其进行了及时的救助;3月某夜间,两名醉酒人员发生冲突,机动队及时处置,成功避免矛盾升级;4月,白海子派出所与反恐怖和特巡警大队在最短时间内,寻找到走失的儿童。
近年来,白海子派出所叠加应急快反、动中备勤、情报导巡、多警支援等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无盲区的“大巡防+”体系,让“警灯常亮、警察常见”成为常态。
白海子派出所将城区、乡镇两圈划分为5个责任区,并在17个行政村逐一建立乡村警务室,加大治安防控和巡逻防控力度,确保发生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响应处置。同时依托“两队一室”警务模式,围绕社会面巡控工作,组建“动中备”机动队,打造集“激动快速、处置高效、全时覆盖”等优势为一体的处突队伍,随时、快速、有效的处置各类突发案事件。
“别看我们村偏远,但是治安很好,家家都敢夜不闭户!因为我们村的驻村民警,几乎不在办公室坐着,天天在村里巡逻。而且听说最近,还用上了高科技,说是用小飞机也能进行巡逻了。”六苏木村的村民葛根说。
结合辖区特点,利用无人机巡逻空中视角广、速度快、角度灵活等优势,白海子派出所将无人机应用到警务实战中,加强人机结合、空地协作,定时定点使用警用无人机对重点区域开展视频巡查、空中巡逻、智能跟随,与巡逻警力同频共振,做到“人机互动、监巡互补”,让无人机成为移动“鹰眼”,形成了“空中巡查+地面守卫”的实战新格局。
“运用无人机不仅仅有利于我们开展治安巡逻、高空侦查、搜寻搜救等工作,同时,利用无人机的多光谱分析技术,我们还能对辖区进行毒品原植物查寻,对我们建设无毒社区、无毒乡镇有很大的助力。”白海子派出所教导员金龙介绍。
“就在前几天,有一个女孩在大坝上游玩,不慎落水,要不是警察开着快艇,迅速将女孩救起,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居民李某说。
白海子派出所联动沿岸群众和水上专业治理人员,定期组织开展沿岸巡防、水上巡逻、联合检查和防溺水宣传教育等重点工作,实现了公安巡逻管控的触角逐渐由陆地向水域延伸,治安防控“由岸入水”。
“为完善涉水域警务工作,我们拟定了水上综合治理机制,水上专项指挥、调度工作机制,水上勤务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水域救生救援机制等等,探索推进精准水上警务,实现水上治安防控‘多维覆盖、布局优化’,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础布局建设和运行机制提档升级。”白海子派出所所长王瑞说。
如今,白海子派出所拥有一支“自有+外聘”专业化无人机操作及快艇驾驶救助队伍,拥有无人机4驾,快艇1艘。自“两圈三域”立体化防控体系搭建后,辖区治安类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43%,刑事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6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