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内蒙古通辽:最是芳菲五月天 寻花访寺探非遗

2024年05月15日 16:39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库伦三大寺的丁香花清雅脱俗,美不胜收。(来源:通辽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彩绘《探窑》。(来源:通辽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彩绘《王三公子·审录》。(来源:通辽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彩绘《三国戏·巴州》。(来源:通辽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5月15日电 (记者 刘文华)近日,内蒙古通辽市库伦三大寺的丁香花开了。库伦三大寺的丁香不同于寻常花朵,它们似乎沾染了寺庙的灵气,开得更为清雅脱俗,那香气不浓烈,却持久,仿佛能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

  通辽市库伦三大寺由兴源寺、象教寺、福缘寺组成,是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而库伦三大寺中,寺庙彩绘更是引人注目。2016年,寺庙彩绘被列入通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彩绘《探窑》,又名《探寒窑》《母女会》。王宝钏与父决裂,毅然走出相府,至寒窑与薛平贵成婚。后薛平贵从军,滞留西凉国一十八载,王宝钏矢志不移,靠剜野菜为生。其母惦念宝钏,时常接济粮米。画面所示既是王母带丫鬟、家院前来探望宝钏之情节。

  画面中心手持龙头拐杖的老妇为王宝钏之母。王母头发裹巾,飘带上饰以珠玉,身穿赭色女蟒、白衬裙。胸前有鸟兽图案,女蟒下摆绣“海水江崖”,以示其“诰命夫人”身份。与现代舞台演出之王母装扮相比,显然有些简单,色彩也显单调,不够奢华。王夫人身旁一红衣丫鬟以手相搀;王夫人对面带黑巾、穿蓝袍,腰系丝绦者,肩上背一口袋,显然是王府之“家院”,表示随王母前来为宝钏送东王宝钏只露出一张脸与左臂,着黑色衣服,显然,已是贫家妇女打扮,即戏曲中所谓“青衣”。王宝钏侧身躲在门后做谛听状。在舞台演出时,所谓“寒窑”为虚拟化,多以一椅代之,演员进出具要“躬身而行,以示寒窑低矮。画面上 “寒窑”为生活化实景,较高大,且有“窑门”。

  整个画面完整协调,丰满而不显拥挤。在设色上,多采用冷色调,以示王宝钏贫苦,只有丫鬟穿红色衣裙,蓝坎肩,是画面中的亮色。这幅彩绘保存完好,无开裂及大面积色彩剥落,只是在右上角有数条顺木质纹理纵向露出棕色底色,不十分明显。

  彩绘《王三公子·审录》是象教寺40幅戏曲彩绘中东侧第一幅。这是一出戏曲爱好者耳熟能详的戏,一段“苏三离了洪洞县”,成为流传最广,传唱时间最久的流行歌曲。

  这幅画是描述《会审》情节。正中上坐红官衣者即是王金龙,头戴纱帽,插宫花,表示为新科状元。左右座位上分坐潘必正(藩司)、刘秉义(臬司),均身穿蓝褶子、戴纱帽。下跪者为苏三,以袖遮面。画面布局严谨,以王金龙和苏三为中心,呈对称。绘画者无疑对此剧剧情极为熟悉,人物表情生动逼真,除苏三满面含羞外,王金龙双目微闭,面带尴尬,画面右侧之藩司潘必正身体前倾,做步步紧逼状,臬司刘秉义则侧身倾听。神情必备,惟妙惟肖。与现代京剧舞台演出同出一辙,只是王、潘、刘三人手中少了一把折扇。

  彩绘《三国戏·巴州》,又叫《过巴州》、《收严颜》,事见《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庞统阵亡,诸葛亮率大军自荆州入川,分兵前进。途经巴州,守将严颜,坚守不出。张飞佯作焦躁,从小路取城,并遣部属许大汉扮己先行,诱严截击,以攻其后,生擒严颜。因张飞受刘备嘱托,定要生擒严颜,故百般劝解,严颜不从,张飞跪求,严颜乃降。

  这幅彩绘保存基本完好。无缺损,画面、字迹清晰。在画面右上角一面白色旗帜上清晰的写有“霸州”字样。画面右侧自上缘开始至下沿端有一笔直开裂痕迹,可见绘画所用木板为两块拼接而成。(完)

编辑:张玮
图片新闻
  • 《大漠春归》首演 展示和林格尔县白二爷沙坝治沙精神
  • 全国前八 呼一中和呼八中女排联队载誉归来
  • 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成果发布
  • 内蒙古2023年劝阻1100余万人次受骗
  • 瑞众保险兴安中支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宣传活动
  • 春天,在通辽科尔沁沙地边植绿边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