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草原上流传千年的蒙古马文化——打马印

2024年05月14日 16:39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牧民为马匹打马印。 青格乐 摄

牧民为马匹打马印。 青格乐 摄

牧民为马匹打马印。(无人机图片) 王呼斯冷 摄

牧民为马匹打马印。(无人机图片) 王呼斯冷 摄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5月14日电 (记者 刘文华)春日的扎鲁特草原,春风习习,小草吐绿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牧民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季必修科目——“打马印”。

  日前,扎鲁特旗阿日昆都楞镇萨如拉嘎查牧民宝音朝古拉家举办“打马印”仪式,吸引了附近嘎查众多好骑手前来参加。

  一大早,牧民们身穿着节日盛装,骑在马上挥舞着套马杆到宝音朝古拉家帮忙。有套马的、抓马的、打马印的、剪马鬃的、防疫的、训小马的……他们分工明确,通力配合,寓劳动于娱乐中,展示了一幅马文化的生动画面。

  打马印是蒙古族由来已久的一项习俗,每年春季牧民要为2岁的马举办成年礼,这一天,马将被打上马印、剪去马鬃,寓意着它已经从稚嫩的幼驹成长为了一匹健壮的成年马。打马印是一种独特的标记,通常烙印在马匹的臀部或肩部。它不仅是马匹身份的象征,也是对其品质的认可。打上马印后可以依靠不同形状的印记区别主人,增强其归属感与地位。

  “打马印”是扎鲁特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融合了体育竞技与民族传统,这不仅是个人的表演,更是体现了牧民们团结协作、和谐共处的精神风貌。

  近年来,扎鲁特旗充分挖掘当地传统马文化资源,优化养殖结构,将马产业作为农牧民增收渠道之一,通过引进良种、杂交改良、挤马奶、旅游驾骑等方式,拓展马产业链延伸的发展空间,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完)

编辑:乌娅娜
图片新闻
  • 《大漠春归》首演 展示和林格尔县白二爷沙坝治沙精神
  • 全国前八 呼一中和呼八中女排联队载誉归来
  • 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成果发布
  • 内蒙古2023年劝阻1100余万人次受骗
  • 瑞众保险兴安中支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宣传活动
  • 春天,在通辽科尔沁沙地边植绿边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