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大沟湾流域。 沈千摄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5月11日电(张林虎 李爱平 孟子涵)5月的大沟湾岸绿水清,流水潺潺,这是鄂托克前旗城川镇近年来构建河湖长制到河湖长治的治理格局的成效缩影。
近年来,城川镇充分调动全镇各嘎查村(社区)和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河湖长制全过程实践,将全民参与的力量注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引擎”。该镇明确镇村两级河湖长,9个镇级河长,12个嘎查村级河湖长,逐人列出年度任务清单,建立“一河一册”档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今年以来,全镇各级河长已完成巡河(湖)285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深化日常工作与河湖长制工作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嘎查村创新活动形式,采取设岗定责、志愿服务等措施,推动具体任务落实落地。
4月份全镇各嘎查村(社区)广泛组织党员群众投入到义务植树、清河护林、森林防火宣传、垃圾清扫、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等各种实践活动中,累计开展清河护林、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40余次,先后组织动员党员群众近2万人次,通过义务植树、村庄绿化、生态修复等活动植树1.5万亩。
“河水流到哪里,我们的责任就扛到哪里。现在我们的工作职责明确,管理得也更加精细。” 城川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洋表示。
城川镇立足作为黄河一级支流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的定位,将河湖长制与网格化治理相结合,把河湖管理纳入网格化管理工作内容,采取“河湖长+网格化”工作方式,推动河湖巡查治理从“单打独斗”向“齐抓共管”转变,巩固河湖长制“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全镇共有200多名网格员、护林员和志愿者主动参与水环境治理保护,形成组织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三位一体”大护河合力,持续推动河湖治理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