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用文艺打造北疆文化的生动实践

2024年04月30日 09:52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29日电(李爱平 魏作雨)2023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提出了打造“北疆文化”这一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品牌。北疆文化融合了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及长城文化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此时的集宁区,也用文艺打造了北疆文化的生动实践,书写着新时代的壮丽诗篇。

  文艺工作者们深入挖掘了集宁区红色文化的内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文艺创作。其中的代表作品有,作协的任致中:《关于集宁和集宁战役的话题》(连载10期)、陈文:《军民共建在集宁——李来柱将军访谈录》(连载4期)、刘少华:《方大曾,草原深情呼唤你》;舞协的《红色文艺骑兵》;音协的《我最爱唱的是国歌》《延安窑洞里的灯光》等。

  集宁区文联组织全市各地49位书画界名流雅士,挥毫泼墨畅抒胸意,协力创作了61幅书画作品,组成《建党百年 山城入画》百米书画长卷,成为集宁区用文艺打造北疆文化的典范。

  置身于高山草甸草原之上的集宁区,也孕育着独特的草原文化。美协的《马头琴的故事》《大漠风》;摄协的《朔漠之炬》;书协的《艺韵深厚 北疆文化》;音协的《美不胜收的乌兰察布》《我热恋的红山口》等就是这些文艺作品的代表。

  集宁区的文艺家们,用手中的笔和心中的情,传播着农耕文化的精神。这其中的代表作有作协的郭鹏:《麦田》、石俊文:《大雪小雪又一年》、刘忠深:《土屋里的记忆》、郝振龙:《土豆生长的故乡》;摄协的《丰收的乐章》;民协的《酒香》;音协的《乡里乡亲》《莜麦飘香》等。

  集宁区书法家协会持续20年春节前夕的送春联进农村的活动,为农耕文化的传播,增添了浓墨重彩一笔。(完)

编辑:乌娅娜
图片新闻
  • 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成果发布
  • 内蒙古2023年劝阻1100余万人次受骗
  • 瑞众保险兴安中支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宣传活动
  • 春天,在通辽科尔沁沙地边植绿边致富
  • 中国北方小城康巴什走过20年
  • 特色课程安塞腰鼓走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