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即开工,拼的就是干劲!我市抢抓新春“开门红”,锚定“闯新路、进中游”奋斗目标,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扎实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春潮涌动,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新春伊始,项目建设热潮涌动。
“我们大年初六就开工了,各个项目已经开足马力,全面复工复产。”内蒙古龙马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曲锋增说。
在科尔沁区138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现场、科左后旗100万千瓦现代能源基地建设项目现场、开发区通辽发电总厂2×350MW热电联产工程项目现场……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派紧张有序、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复工项目36个,计划3月开工131个,4月开工136个,5月开工161个,上半年累计开复工494个。预计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8亿元,同比增长21%。
牵紧重大项目“牛鼻子”,高位推动是“关键招”。实行领导包联机制,锚定目标狠发力,由市级领导牵头包联一批引领带动作用强、当年能够实现有效投资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分地区、分领域细化包联职责,强化协调调度,及时解决手续办理困难问题,确保重大项目按计划进度推进实施。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营商环境是“硬支撑”。推行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建立“市级专班+旗县级专班+项目管家”的“1+1+1”服务模式,全面推行项目审批“一站式”政务联动、“一网式”在线审批、“一链式”全流程的帮办代办机制,着力推进项目立项“即报即批”,用地预审、用地规划“容缺办理”,环评“即审即办”,取水、水保手续承诺制办理,施工许可“容缺后补”“分段办理”“告知承诺”,努力做到重大项目审批“零阻力”、服务“零距离”。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审批月活动。通过全市联动、部门联审、政企联通,合力加快项目手续办理,着力攻坚堵点、难点问题,推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截至目前,全市513个项目手续已办结432个,新建重点项目共298个、已办结223个。
冲刺项目建设“开门红”,招商引资是“先手棋”。自“冬季会战”行动开展以来,变“冬闲”为“冬忙”,截至1月31日,市级领导带队外出招商8次,对接福耀玻璃、金龙汽车、国电投中国电力、中咨资本等1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各旗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30次,各级招商队伍外出招商198次,对接企业520家,洽谈项目454个;全市共签约千万元以上项目111个、总签约额861.15亿元,其中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1个、总签约额844.1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70%;推动5个招商引资项目成功投产(试运行),总投资100多亿元,为实现新年一季度“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
奏响项目建设“奋进曲”,主动发力优服务是“最强音”。全面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入企敲门”行动,及时排查解决项目开复工问题困难,全力保障施工前各类要素,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能开早开、宜开尽开。紧盯政策导向,积极争取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资金、国债项目资金,加快拨付资金进度,保障项目顺利建设。
“项目为王”风正劲,“招商为要”势如虹。在这个春天里,通辽擂响了项目建设“奋进鼓”,奏响了高质量发展“春之曲”。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振奋龙马精神,不负春光开新局,奋力夺取“开门红”!
记者 郭晓玲(来源:内蒙古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