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2月22日电(李爱平 袁磊)7节车厢、320公里路程、17个停靠站、用时近5个小时、均速60公里/小时,这速度真慢!
票价低廉、车厢干净、随上随下的站点、一路的欢歌笑语、温馨体己的安全陪伴,这温度够暖!
这就是每天从坐落于草原钢城的包头东站往返于地处毛乌素沙地的乌审旗站的K7929/7930次列车。两个“90”后姑娘——孙娜娜、陈甜甜,负责值乘这趟列车,她们是包头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的乘警。队里的同事给她们起了一个雅号,“娜样甜美”组合。
K7929/7930次列车是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管内保留不多的几趟绿皮“小慢车”之一,是唯一开往乌审旗牧区的火车,有效填补了边远地区交通不便的空白,载着沿线牧民旅客走上幸福的“快车道”。
2月5日,早晨6点钟,城市还在熟睡中,孙娜娜已经穿戴整齐,早早来到包头东站出乘点。“队里安排我和甜甜负责值乘这趟车,我们俩一人一天,轮流上车值乘。”孙娜娜边整理装备边说。
内蒙古的冬天格外寒冷,尤其早晨,站台上的温度接近零下二十度,巡视车厢一趟走下来,孙娜娜的睫毛上已经结了一层冰霜。“7点15发车,我们一般都提前1个小时以上先到岗,巡视车厢,立岗迎接旅客上车。”
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声,K7929次列车缓缓开出。孙娜娜也开始了车厢巡视和宣传工作。“大家早上起得早,容易犯困,一定要看好自己的行李”“哎,同志,睡觉的时候手机不要放在小桌上”“接开水不要太满,小心烫着”。一声声简单朴实,但真诚温暖的提示语在车厢里飞动起来。
“春运期间,这趟车客流并不多,主要是铁路通勤职工和沿线一些农牧民”,孙娜娜边巡视边介绍。虽然旅客不多,但她的工作任务却一样都不能少,“公安处和支队有明确规定,每次值乘必须严格落实标准作业规范,巡视、宣传、检查,哪一项也不敢落下。”
8时55分,列车停靠鄂尔多斯站,一个身形极为壮实的汉子,径直朝孙娜娜走过来,“小孙警长,又碰到你了,今年过年在车上不? ”
“巴哥,今年不是,我初二值乘”,孙娜娜笑着答道。“怎么就你一个人,嫂子和孩子呢?”
“她们要在市里玩几天,等不上她们,我得回去看店去。”
原来,巴哥大名叫巴特尔,地道的蒙古族汉子,在乌审旗开了一家五金店,媳妇陪孩子在鄂尔多斯市里上学,他每周都要往返乌审旗和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两三次。有一次在坐车时,巴特尔不小心把手机落在车上,孙娜娜几经周折将手机交还给他。憨厚的蒙古汉子从此对孙娜娜格外热情、信任,逢人便夸“小孙警长,人美、心善、工作好”。
一身警察蓝,满怀爱民情。女乘警以其特有的亲和力,给以男性居多的铁路警察工作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颜色,给隆冬里穿行在旷野中的“小慢车”,带来暖阳般的温馨。
每天下午14时18分,是列车从乌审旗站返回的时刻。2月6日,临近开车,一对母子手拿肩抗着好几件行李,匆忙走进车厢。陈甜甜快步走过去,“斯琴大妈,您这次带这么多货,生意挺红火呀”,双手接过抗在肩上的一个箱子。过年就60岁的斯琴图雅和儿子在包头经营着2家牛羊肉、奶制品批发商店。“这不春节快到了,大家都来办年货,这次进货得进多点”,斯琴大妈把手中的箱子挨个放到行李加上,“小陈快给我,你这细胳膊细腿的,哪有我力气大。”斯琴大妈一边说着一边拍拍自己结实的臂膀,爽朗的笑声回荡着,整节车厢顿时欢乐起来。
慢悠悠的小火车,稳稳地行驶在铁道线上,如同人体血管里的红细胞,来回穿梭,给沿线农牧民带去期待和希望。“对我们来说,春运就是战场,守护列车安全和旅客平安不能有任何闪失,需要慎之又慎。” 陈甜甜说道。
一路护航,热情奉献,她们用“警”的威严和“花”的柔美,独自撑起了平安列车的一片天。通往毛乌素沙地的“小慢车”就这样慢慢行驶着,为沿线农牧民带来便利、温馨和幸福生活。“这慢慢的速度和暖暖的温度,我们会一直用心守护。”孙娜娜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