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内蒙古西部农庄的“芳菲人间”:风景独好,烟火正俏

2023年01月09日 21:44   来源: 中新网

  中新网包头1月9日电 题:内蒙古西部农庄的“芳菲人间”:风景独好,烟火正俏

  中新网记者 张玮

  人间芳菲尽染,尘寰烟火正俏。这便是如今游客对套马沟村最贴近的描绘。

  凿冰、撒网、收网……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套马沟村黄花滩水库迎来热闹的冬捕活动。

  当地村民从未想过,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变为“芳菲人间”。

  套马沟村位于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乌克忽洞镇,2016年之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仅剩为数不多的留守村民中,就有9户国贫户。

  2016年起,达茂旗与当地企业合力探索“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先后流转套马沟村及周边村民土地2300余亩,整理改造河滩地约500余亩,投资3.5亿元,打造套马沟农庄,形成集种、养、加工、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

  从此,撂荒的土地上种了小麦、莜麦、荞麦、土豆、玉米等绿色有机作物;一座座崭新的棚圈内,舍饲着成群的牛羊;满山的松柏杨柳、果树柠条,村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套马沟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发展,营业收入也以每年15%—20%的增长率增长,吸引外出打工的村民返乡,带动300余人就业。

  刘生小曾是套马沟村的国贫户,世代靠种地为生。家里的土地流转后,他和老伴儿在合作社谋了一份工作。

  除了每年土地流转的1000元收入,刘生小老两口每月还能领到固定工资,相对灵活的工作时间也不耽误他们照顾自家的几十只羊,年收入可达四五万元。

  “现在我们老两口有了稳定的工作,脱了贫,而且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生活也更有奔头了。”刘生小感慨道。

  自打建起套马沟农庄,村民张德俊就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按时上班的园丁,夫妻俩每个月6000元的收入让张德俊直言“像做梦一样”。

  合作社负责人赵浩然告诉记者,土地流转后,村民可选择到合作社打工,“他们的收入由流转金、合作社的分红和工资3部分组成,基本可以保证稳定增收致富。”

  同时,合作社对套马沟村丧失劳动力、年龄超过65周岁的老人,按梯度发放高龄补贴;为45周岁以上村民缴纳社保,让所有人共享乡村振兴“红利”。

  走进如今的套马沟,入眼皆是风景。蓝天白云下,欧式木屋、陕北窑洞、休闲垂钓鱼塘、梦幻风车隧道、农耕文化村史馆……蜿蜒小路从村口便开始串起田园风情。

  近年来,搭着乡村振兴的“快车”,套马沟从曾经贫困破旧的村庄摇身变成矗立在山沟里的“江南水乡”,俨然成为内蒙古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记者了解到,合作社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建起了酿酒坊、米面磨坊、牛羊屠宰车间、肉食分割车间。

  “所有项目均采用可循环生产方式,不产生废水、废物、废气,确保农庄‘零排出’绿色运转。”赵浩然如是说。

  套马沟富了,也带动周边乡村一同富了。

  合作社以套马沟村为示范基地,向周边行政村延伸种植、养殖产业,进行统一回收农畜产品,统一销售或深加工。

  “我们与周边农牧民签订种植订单,按照市场价回收,让村民种地有盼头,不再担忧销路。”赵浩然告诉记者。

  2022年,农庄里建起了美食一条街,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乡村旅游中。

  赵浩然说,接下来,套马沟农庄将与内蒙古大学继续合作养牛项目,大力发展以种促养、以养带种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带领村民在千里沃野中闯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完)

编辑:张玮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