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活力内蒙古

内蒙古阿荣旗:田畴沃野尽“丰”景 特色富农有“钱”景

2022年11月21日 20:52   来源: 中新网

  中新网呼伦贝尔11月21日电 题:内蒙古阿荣旗:田畴沃野尽“丰”景 特色富农有“钱”景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我在菜园子种满了苍术和赤芍,6亩地的赤芍根,就能收入10多万元。”谈起今年的收入,57岁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三岔河镇白桦泉村民李继文笑逐颜开。

  阿荣旗位于大兴安岭东麓,全旗总面积1.36万平方公里。这里素有“粮豆之乡”的美誉,拥有耕地面积497万亩,每年粮食稳定在30亿斤以上。

  近年来,阿荣旗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推动特色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让产业更兴旺、农民更富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2009年,胡珍珍在白桦泉村承包了500亩荒山开始尝试种药材。“一开始,我流转土地试种赤芍、朱砂点苍术、金莲花等中草药,见成效后,逐渐扩大规模。”胡珍珍说,随着收益越来越好,更多的村民开始跟着她发展庭院经济。

  之后,胡珍珍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2015年,当选为村主任的胡珍珍,继续扩大合作社规模,全村一半以上妇女利用自家小园种植中草药发展庭院经济,种植面积达3000亩,250余户贫困户通过种植中草药脱贫致富。

  “赤芍每亩地栽3500棵苗,5年起货,平均每棵1斤至2斤,每亩地连籽带根收入2万元左右。”李继文说。

  据三岔河镇党委副书记迟瑜介绍,白桦泉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富了一村,还引领了三岔河镇中草药产业稳步发展。

  “到2022年,全镇中草药产销专业合作社13个,中草药种植户1000余户,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其中,种苗繁育驯化基地达到300亩,年培育药材幼株2000万株,每户年均收入12万元左右。”迟瑜说。

  阿荣旗是内蒙古最大的柞蚕茧生产基地,最大的柞蚕茧集散地,最大的柞蚕种生产基地,已有几十年的柞蚕放养历史,当地蚕茧质量好、产量好、效益好,柞蚕的丰产和丰收让当地蚕农走上了致富的“快车道”。

  今年秋季,阿荣旗柞蚕大面积作茧,全旗5000余户蚕农迎来收获季,也迎来黑吉辽等地客商的上门抢购。

  “养蚕虽然辛苦,但周期短、收入高,是我们致富增收的好帮手,今年雨水好,又是个好收成。”松塔沟村蚕农霍云凤说,柞蚕浑身是宝,兼有食用和保健价值,也是上好的丝绸加工原料。

  据阿荣旗蚕业办主任李志介绍,阿荣旗现有宜蚕柞林面积60万亩,已开发蚕场47万亩,放养量4000余把,年产“二化一放”柞蚕种10万公斤。2021年,带动周边农民人均增收近1100元。

  “蚕业发展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经济发展,现在已经成为阿荣旗富民强旗的重要产业之一。”李志说,2022年,阿荣旗放养柞蚕13.2亿头,蚕业综合产值预计可达到2.3亿元。

  走进霍尔奇镇索尔奇村食用菌种植基地,阵阵菌香扑鼻而来,一朵朵色泽鲜明、鲜嫩肥厚的蘑菇挂在菌棒上,工人正在进行采摘、分拣、装车,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我在这儿给菌包打眼、封袋,另外还有采摘、晾晒蘑菇和木耳这些活儿,挺轻松,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村民曹雪莲说。

  记者了解到,该基地主要种植了榆黄菇、猴头菇、黑平菇、吊袋黑木耳等食用菌,形成了生产、加工及“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促进了村民就业增收。

  而在六合镇建国村山脚下的人参种植园区,一排排蓝色塑料大棚整齐排列,棚内人参长势喜人,大棚之间的沙果树枝叶随风摇曳。

  六合镇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吉林省白山市参农通过林药间种的方式,栽植沙果树5000棵,栽植人参200亩、西洋参50亩。“预计2024年沙果树将迎来盛果期,2025年人参进入收获期。”六合镇副镇长朱森林说。

  近年来,阿荣旗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在原有传统种植产业基础上,搭理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不断引进新品种、改良新技术,使特色种植产值、产量逐年递增,为当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群众就业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完)

编辑:陈峰
图片新闻
  • 集大铁路二标首榀箱梁成功架设
  • 通讯: 中国现代名城鄂尔多斯重塑形象 让“平安”在这里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