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守家:库布其的风也变温柔了——说说我的绿色获得感

2022年05月29日 16:32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今年,是意义重大的一年。杭锦治沙群体获得了“北疆楷模”荣誉,我还作为代表参加了巡回演讲。

  库布其的夜晚几十年来都是那么空,只有风在外面游荡。过去只能听见风卷起沙子“呜呜呜”地吼,现在风穿过治沙站周围的果林,是“扑簌簌”的脚步声。库布其的风也变温柔了,它最知道我们家的事,知道我们一家三代人治沙的故事。

  爷爷年轻时候的事,多是爸讲给我听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跟随地质勘探队进入库布其,给勘探队牵骆驼、搬东西,在沙漠里一呆就是一年多,遇上风大的时候就藏在骆驼后面。1958年勘探结束,勘探队的领导问勤快老实的爷爷,愿不愿意跟随勘探队去呼和浩特。爷爷拒绝了,他和骆驼一起留在了库布其。

  那时,库布其成立了很多治沙站,爷爷被分配到什拉召治沙站,正式转为一名林业工人,他把家也安在了什拉召治沙站。他们那时候种树,全家人一起干,栽树栽得好的,治沙站发红旗奖励,栽得不好的发黑旗。没人想领黑旗,大家和库布其较着劲儿,没命地干。好些人实在是累极了饿极了,吃饭的时候狼吞虎咽,那和着沙子的饭咽下去没多久,就又被吐了出来。

  即便是大家已经这样拼命了,种下去的树还是一批接一批死,于是大家就再种。也有人找机会离开了库布其,爷爷没走。只有库布其的风一直陪着他,一年又一年,从春刮到冬。

  我爸在什拉召锁边林当护林员时,我们全家就住在锁边林旁的茅庵房里。这个在茅草上涂了几层泥的“家”里,只有几根木头搭的床和一个火炉,我就出生在这里。春秋风大,早上起来嘴里鼻孔里都是沙子;夏季燥热,蚊虫多得“一抹一把”,只能烧几片牛粪熏一熏;冬天又冻得受不了,母亲抱着我默默流泪,我爸只沉默地在一旁往火炉里加牛粪。

  我七八岁起,父亲带着我去沙里播种柠条籽,父亲前面拉着骡子,我在后面把耧,因为力气小,耧总是歪。耧歪了父亲就要骂我,我就委屈地哭了,父亲更严厉了:“你要是不想吃沙子,不想每天起来被沙子埋住,就把好耧。”于是我一边大声地哭,一边把着耧,勉强跟上父亲的脚步。后来我不哭了,文彬和文勇(贾文义的弟弟,贾文彬和贾文勇)也来沙里种树了,他们或把着耧,或抱着树苗,在库布其的风中,勉强跟上我和父亲的脚步。

  1985年,我18岁,也到什拉召治沙站当上了护林员,每天巡逻、防火,重复又枯燥的日子,不知道为啥就过得那么快。1997年初,杭锦旗委决定修建穿沙公路。由于人力物力有限,大家伙儿都被召集起来,一起跟着建设大军去修路,治沙站一时之间只剩下老站长一个人了。可喜的是,我们用“酒瓶植树法”栽种杨树,成活率很高,穿沙公路很快就修通了。

  2000年,新世纪,政府决定禁牧。工人们又去做禁牧工作了,老站长又被留下,守着治沙站茫茫无际的作业区。

  禁牧,谈何容易。要想让农牧民改变沿袭千年的生活习惯,就只能慢慢做工作,让农牧民意识到草多树多,日子才会更好过。我和其他护林员天天去农牧民家里做工作,渐渐地沙区农牧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改变,大家不再抵制禁牧,有的人甚至直接参与到了治沙队伍中来。

  我的禁牧成绩还算说得过去,领导们鼓励我去镇里工作。爷爷和爸已经不在了,就埋在他们日夜奋斗过的沙漠锁边林旁。我去锁边林旁看了他们,又回到治沙站,见到了老站长。我和他一起瞭着远处的治沙站作业区,我突然就不想走了。

  我们几个人留在治沙站,跟着老站长护林、补种。后来老站长退休了,我接了他的班。我下决心,一定要把治沙站变得更好。

  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回治沙站承包出去的土地,我还拿自己的亲弟弟文彬“开刀”。

  为这事文彬和我打了一架,他红着眼对我喊道:“是不是亲兄弟?你就要把我从家里赶走?”那吼声比库布其的风还要锐利。我静默良久,对他说:“要是治不住沙,咱们还能守住家吗?”

  文彬没说话,没过多久他把自己承包的地退回来了。

  收齐了地,我让大家都回来上班,我们自己培育树苗。每年补种的树苗够了,还能卖钱。后来又和政府申请资金,加上治沙站自筹的钱,我们盖了新楼。有了阵地,大家的心气儿也高了。

  今年“五一”,我把治沙站的老人们都请到新楼里,带他们开车穿过绿意渐浓的作业区看我们培育的树苗,吃我们发展林下经济种的西红柿、黄瓜。他们激动得不能自已。我给老前辈们说,我今年又种了梨、苹果、西梅,还有新疆沙枣,未来我们的什拉召治沙站会越来越好的。老站长听了我的“宏伟蓝图”,干了满满一杯酒,红了眼眶。

  现在再去锁边林旁看爷爷和爸,我有说不完的话,我想和他们说现在的好光景,还有我的那些“宏伟蓝图”。爷爷、爸,我们终于把沙子赶跑了,把家守住了,我们还要让这个家变得更好。

  锁边林如今长得很高了,库布其的风吹过,扑簌簌地。爷爷、爸,库布其的风也是高兴的。 (来源 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陈峰
图片新闻
  • 消防“520”,来点不一样的表白!
  • 鄂尔多斯康巴什区瞄准“双碳”目标 答好城市发展“综述卷”
  • 赤峰市林西县:用好资源巧规划 乡村生活品质足
  • 从阿巴嘎旗到呼和浩特:抗疫中的警察父亲与志愿者女儿
  • (抗击新冠肺炎)9小时不吃不喝的医护人员:“不用美颜相机,我都是最美的”
  • 弘扬雷锋精神 康巴什区志愿红温暖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