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今日要闻

内蒙古一棵老树打开一方“致富密码”

2022年03月23日 09:54   来源: 中新网

图为庄素艳每次到果园,必到老树下转一转。 胡建华 摄

  中新网通辽3月22日电 题:内蒙古一棵老树打开一方“致富密码”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麦新镇,因革命烈士、《大刀进行曲》作者麦新工作、牺牲于此而得名。在该镇烈士陵园里,共安葬着包括麦新在内的13位烈士。

  麦新镇林发村,因林而发、因果而兴。一棵扎根红色沃土30年的老树,一群传承红色血脉、勤劳的农民,成就了强村富民支柱产业。

  一棵树开枝散叶

  林发村以沙质土壤为主,利于果树栽培。1984年,林发村更新低产低效林800亩,发展林果经济。

  当时,村民刘作华承包了15亩地。伐老树、挖树根、平大坑,他与怀孕6个月的妻子庄素艳开建果园。“那会儿基本靠人工,我俩起早贪黑干了俩月才把地平整。”庄素艳说。

  1993年,刘作华对果树进行更新。除了政府提供的苗木,他购买了一批123苹果苗。第4年,刘作华发现有6棵树的果实与其它不同。

  到了成熟时节,这个果子以红艳的色泽、芳香的气味、甜脆的口感成了刘作华果园的“宠儿”。

  6棵树摘下了10箱果,庄素艳拿到市场去卖,却无人问津。“谁都没见过,只能让大家尝。一尝不要紧,大家都抢着买。别的果都是6毛,这个果子卖到2元。”庄素艳说,果子无论形状和颜色,都像鸡心,索性起名鸡心果。

  一时间,鸡心果树声名鹊起,村民争相到刘作华家剪枝、嫁接。

  头脑灵活且有果树嫁接经验的刘作华,辗转吉林、辽宁购买山丁子树,与鸡心果嫁接、育苗。2020年,他家卖苗收入8万元。

  历经30个春夏秋冬,如今刘作华家“元老”级别的鸡心果树仅剩一棵。而他的果园扩大到了18亩,全部栽上了鸡心果。

  “去年4.5元一斤卖的,纯收入4万元钱。”庄素艳说,她每次到果园,都要那棵老树前转一转,它是家里的“摇钱树”,也是全村的“大功臣”。

  经过近40年发展,林发村果园由当年的800亩增加到3500亩,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5000元。

  合作社打开市场

  刘晓亮是林发村的林业户,人均仅1亩口粮田,如何实现果园效益最大化,一直是他的梦想。

  2004年,23岁的刘晓亮决定把果子运到外地去试水,他雇了辆大车,拉上自家的2万多斤沙果到东北销售。

  走出去的刘晓亮不仅找到了大市场,也看到了林果产业喜人的前景。回来后,他带领亲戚朋友收购果子,销往全国各地,成为林发村鲜果销售第一人。

  2010年,刘晓亮成立了合作社,吸纳全村189户果农加入。合作社不仅让开鲁乃至通辽的水果打开了销路,卖上了好价钱,也让合作社社员赚足了“外快”。

  每到秋季,外地客商都会“闻香”而至,其中十余位老主顾直接“投奔”刘晓亮驻村收购。“我们村的鸡心果在南方很受欢迎,不但口感好,还好储藏、耐运输,经销商争相抢收。”刘晓亮说。

  2018年,林发村村委会成立了巾帼采摘队、果树剪枝队,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足不出村腰包鼓。

  林发村党支部书记赵洪波介绍,当地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的产业经营模式,培育出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果品。

  “土专家”带出队伍

  在林发村,能称得上果树专家的不少,但取得国家级荣誉的,只有于宝德。

  买书、培训、学习……于宝德从“门外汉”一步步成长为行家。如今,苗木嫁接、枝条拉伸、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于宝德样样精通,他的果园也成了市县两级“科技示范园”。

  “光自己家果品好不行,得整体提升,这样的果子才有竞争力。”于宝德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个有需要的人,并从选址建园、果树栽培等方面全程指导。

  2016年,于宝德被授予“全国绿化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如今,81岁的于宝德依然对林果发展热情不减,他不厌其烦地解答每一位果农的咨询。令他欣慰的是,儿子于凤军接过了接力棒,拉枝、修剪,样样拿得起,夫妻俩不但经营着17亩果园、栽了7亩鸡心果苗,还是村里“剪枝队”的骨干。

  在赵洪波眼里,刘作华、于凤军等人凭借多年的果树栽培经验、高超的剪枝技术,不仅实现个人增收,也为当地林果产业健康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完)

编辑:张玮
图片新闻
  • 赤峰市林西县:用好资源巧规划 乡村生活品质足
  • 从阿巴嘎旗到呼和浩特:抗疫中的警察父亲与志愿者女儿
  • (抗击新冠肺炎)9小时不吃不喝的医护人员:“不用美颜相机,我都是最美的”
  • 弘扬雷锋精神 康巴什区志愿红温暖每个角落
  • 康巴什积极建设社区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深受市民好评
  • 鄂尔多斯驻村工作见成效:推动乡村振兴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