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内蒙古兴安盟:旧日“穷地方”开出“团结花”

2021年08月12日 17:17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

图为突泉县开展“六项实事、六到村户”工程,入村、入户了解村民的烦心事。李洋洋摄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12日电 题:内蒙古兴安盟:旧日“穷地方”开出“团结花”

  作者 张玮 李洋洋

  “之前的日子确实难,每年挣那点钱都不够全家的开销,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我家养上了牛,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了,现在日子过得特别满足。”12日,记者见到村民白淑芹时,她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白淑芹是蒙古族,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永安镇哈拉沁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夫妻二人都患有慢性病,缺少劳动能力,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的他们生活拮据,仅靠20亩田地维持生活。2017年末,白淑芹夫妻俩依靠“牧业再造突泉”贷款购买了5头牛,经过几年精心饲养,当初的5头牛繁殖到9头,其中3头牛还在待产。如今白淑芹家每年可增收4万元以上。

  突泉县位于兴安盟中部,有汉族、蒙古族、满族等17个民族,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曾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近日,记者走进这个曾经的“穷地方”探访时,发现认真解决民众心目中的每一件“大事”“实事”成为突泉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一项内容。如今,这片土地上开出一朵朵“团结花”。

  “我们都是一家人!”突泉县北厢民族学校五年四班班主任王占芬在放暑假前为学生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详细讲解了团结进步的重要性。

  王占芬告诉记者,在突泉县的中小学校全都开设了这样的主题班会,以主题班会讲解的方式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各民族和谐相处、和衷共济的“金种子”。

  举办专题讲座、读书班、培训班、文体活动和文艺会汇演……开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进网络……民族团结已形成全面覆盖各具特色的创建格局。

  截至目前,突泉县已开展“六项实事、六到村户”工作11轮,全县3800余名机关干部与4.8万余常住农户建立定向帮联关系。

  “我们村被评选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这是对我们村之前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今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激励。”永宝村党支部书记孙喜称,“我们定会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共同走向富裕的小康生活。”

  永宝村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给全体村民制定了新的行为规范。同时,以“积分争星”考核的形式来推进村规民约的执行,设置了专项“民族团结星”,村民王玉贤因积极帮助其他村民摘得此星,而蒙古族村民孙海波也获得“助人为乐”星。

  记者了解到,永宝村设置的十个“专项星”覆盖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孝老敬亲等多个层次。

  “我们村的这些帮扶干部每次都会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给我们捐衣捐物,帮我们发展生产,带领我们实现了小康。”提起村子里的变化,六户镇永祥村村民白丽红激动地说。

  永祥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屯,少数民族比例占总人口的75%,曾是当地典型的重点贫困村。近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永祥村一改往日的贫困面貌,街道整齐、产业发展、村民致富、人心更齐了。

  为不断深化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内容,突泉县把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集中聚合县、乡镇、村屯干部民众、扶贫帮扶工作队和帮扶干部的力量,持续加大对乡村特色种养业的扶持力度,高标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为群众营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科学的生产生活环境;落实“健康突泉”“控辍保学”“稳就业”等政策,解决了民众的后顾之忧,拓宽了群众致富渠道。(完)

编辑:马知远
图片新闻
  • 包氏正骨蒙医医院在呼和浩特挂牌成立
  • 内蒙古赤峰:小小食用菌 致富大产业
  • 呼和浩特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诗歌朗诵会
  • 作家特·官布扎布推新书《人类笔记》 破译人类生存密码
  • 包头市光荣道小学:体育强校再创育人新特色
  • 带劲!“轻骑兵”小分队来了!